俄乌冲突持续至今,除了俄乌两国受到重创,全球损失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属德国。俄乌冲突后,德国的能源供应最先受到直接影响,原本按照德国前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设想,德俄通过两条北溪管线加强战略合作,一方面能够推动俄欧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德国将成为欧洲能源的中转枢纽,在与俄罗斯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德国的领导力。
(德国朔尔茨)
谁料北溪管线被炸毁,波兰与挪威的天然气管线却风景这边独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波兰有可能替代德国,成为欧洲天然气的中转枢纽,考虑到欧洲能源依存度非常高,波兰的影响力也将随之上升,进而影响到德国的地位。其次,德国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也已经化为泡影。俄乌冲突导致地区形势迅速紧张,德国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战败国因历史原因无法组织一支强大的,法国的经济实力又支撑不起庞大的军力开销,欧洲只能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深度介入,使得法德共同努力的战略自主付之东流,反而强势支持美国介入的东欧国家影响力有所上升,其中的代表就是波兰。
(德法在俄乌冲突中不得不面临被动局面)
可以说,目前德国已经陷入困境。在经历了10个月左右的徘徊后,德国朔尔茨终于下定决心,将目光转向中国。近日,朔尔茨在参加柏林机械工程峰会时表示,全球化给更多繁荣带来可能,坚持全球化,反对脱钩才是正确的道路,他明确强调德国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展开贸易。另外,欧洲媒体报道,朔尔茨很有可能在11月3日到4日访华,看来朔尔茨已经醒悟,中国才是更好的合作伙伴。
此前,朔尔茨政府的高官不时发出对华强硬言论,朔尔茨虽也曾澄清德国没有意愿与中国脱钩,但态度并不坚决,从犹豫的态度中不难看出其本人也在摇摆。但几个月来,种种被动情况叠加,令其看清了德国的现状。
(美国总统拜登)
俄乌冲突蔓延至今,明眼人都看得清楚,看似是俄罗斯威胁了欧洲的安全,但实际上得利的一直是美国:德国高价进口能源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德国抓在手里的欧洲领导权被美国又抢了回去,德法强调多年的欧洲战略自主已经名存实亡——美国成了大赢家,欧洲却赔得血本无归。
与美国相比,中国对德国的影响显然是更加积极的。德国机械制造有80%向中国出口,德国产业与中国高度嵌套,当全欧洲都在号召与中国脱钩的背景下,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仍然顶风而上,在中国广东湛江投下100多亿欧元的巨资,建立化工基地,目前德国汽车巨头还高度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德合作发展才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德国前默克尔)
最重要的是,德国看到如果不顾一切跟着美国走,最后的结局一定是“美国吃肉,德国舔盘子”。但如果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与中国合作,那么德国一定能与中国利益共享。中国人讲究“言必信,行必果”。此次俄乌冲突更加证明中国人是靠谱的伙伴。所以,遵循默克尔时期的对华政策显然更符合德国利益,表明德国政府的立场,延续这一政策应该会成为朔尔茨未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