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登高避灾重阳又称重九,因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日,月日数均为九,故名。
古人以九为阳数,所以又叫重阳。
古时候,重阳节这天,佛山民间有登高习俗,故又称为登高节。
登高习俗源自东汉时代关于桓景登山避难的道家传说:汝南的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需与家人登高并饮菊花酒,此祸则可消。
于是桓景举家登山,至晚归家,家中鸡犬牛羊俱暴死。
长房闻之,曰:“代之矣(由牲畜代受灾禍了) ”。
登高
南海区西樵山也流传重九上西樵山登高趋吉避凶的民间传说。
传说西樵山脚有一户陈姓人家,主人陈老大是个老实勤劳的农户,靠种植为生,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静生活。
一天晚上,陈老大发了一个梦,梦见天空乌云翻滚,雷雨大作,西樵山突然沙泥倾泻,转眼间,村庄就墙倒屋塌,全村惨遭大祸临头。
陈老大惊醒,梦中情景仍历历在目。
他立即叫醒家人,连夜上西樵山避难。
到了凌晨时分,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山上沙泥夹着雨水泼向村庄。
好不容易等到大雨停止,陈老大一家下山赶回村里,他真不敢相信,眼前景况就像梦中所见,房子倒塌一大片,猪、鸡、禽畜都没有了,乡亲伤亡惨重,陈老大家的房子虽也倒塌了,但一家保住了性命已是大幸。
陈老大与乡亲一起,收拾灾后的家园。
后来他把自己做梦上山逃过一劫的事告诉乡亲,大家一想,遇灾那天正好是农历九月初九。
人们便认为重九登高可以吉利和避灾消禍,于是重九登高避灾习俗便在民间流传。
至今,佛山一带,每年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数以十万群众前往南海西樵山登高。
还有顺德的青云山、龙山;三水的大南山;高明的皂幕山、老香山等都是重九登高的好去处。
放风筝
佛山民间在明末清初曾有重阳节放风筝习俗。
“南海之佛山,岁九十月为鹞会。
凡两翼,一竿一弓,翼广一尺,以平为上;竿长三尺,弓二尺;弦以竹根片或铜片,以薄为上。
主者察之,嵌以印。
放日,主者立一竿于地,长二丈;以十人为耦,离竿二丈,约之曰;毋过竿,毋不及竿,出大竿,复出小竿,如是者赏。
约已,依次而度;鹞出于竿末,则以线之直上者为上;则竿中更吐一竿,高至三丈,又以线之直出于三丈之末者为上;线既直于三丈之末,又以鹞之声清和中节,而其态迥翔合度者为上。
重阳节登高古已有之,由来已久。
九月九日饮宴登高可消灾”。
放风筝习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逐渐式微。
有记“绅士集崇正社学修祀事,重阳豋高,亦有省墓者”。
沥星
建国后,尤其是开放改革后,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休闲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正值重阳节秋高气爽,一家大小往公园放风筝活动又逐步兴起。
而登高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佛山市郊张槎镇朗边乡(今称上朗、下朗),在重阳之夜有在村外燃放“沥星”的习俗。
“沥星”是用一只陶制大酒埕,以竹篾绕埕身,遍涂沙泥数层,将火药放入埕内,点燃药引,沥星即爆炸,响声如雷,火花与泥沙四射,村民远望之,但见火星光芒,娈幻无穷。
抗日战争爆发前,此俗盛行。
1938年后逐渐消亡。
拜塔
三水白坭有重九“拜塔”习俗。
花果寺的和尚,将寺内的塔装点一新。
晚上,善男信女都来拜塔,和尚穿法衣绕塔走十圈,叫“绕塔阌”,然后,各人燃香拜塔,祈福许您此外,佛山民间重阳节又以扫墓祭祖为盛。
《广东通志》中有: “重阳有墓祭者,亦曰登高。
细民放风鸢。
”的记载。
如今,重阳祭祖之俗,至今仍盛行。
20世纪80年代,政府还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节日之期,儿孙给父母及祖辈送礼物,或合家欢聚饮宴;各单位慰问离退休老干部、职工;组织老人出外观光旅游等,弘扬尊老敬老美德。
品赏菊花和饮雄黄酒也是我国民间颇盛的重阳节习俗,只是在佛山不盛行,而距佛山不远的中山小榄则有菊花大会之举,过去以六十年一度,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