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兵谈假自闭症五点 邹小兵很厉害吗

2023-08-07 12:09 百科

家庭干预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否送孩子到机构去干预,家庭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家长们在家应该如何开展家庭干预工作呢?一定要掌握专业的自闭症知识后才能开始干预吗?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家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由于网络上有太多关于自闭症的“恐怖故事”,有太多不科学的或者未经证实的说法;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对自闭症存在误解。所以家长得知孩子患有自闭症,就非常焦虑和绝望。家庭内部可能也会出现对此出现分歧。

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家长,会不断找不同的专家确诊,希望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试图从孩子的点滴表现中找出不是自闭症的证据。

接受诊断后,家长们开始带孩子进行干预。但是在过程中,也会时而产生希望,时而出现痛苦,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不稳定。

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心态,干预必定无法顺利进行。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家庭关系,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在开展家庭干预之前,邹小兵教授认为家长们需要平复心情,轻装上阵,全家一致,开始行动。

很多家长可能会问:我又不懂自闭症,我怎么进行干预呢?

其实无论是确诊自闭症,还是疑似自闭症,家长们都可以开始新行动起来。这种行动,并不要求家长对自闭症有多么深的了解,会多么专业的操作。

因为中国的自闭症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可能等一个医生确诊就要等3-6个月,优质机构也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时间宝贵,因此,邹小兵教授建议家长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就着手干预。

“没有技术含量”的干预,只有一个核心“技术”:别让孩子一个人独自闲着或独自忙着。

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让孩子总是处于与人密集的你来我往的快乐的互动情景和活动中。自闭症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自己独自玩耍、自得其乐的样子,与人很少真正产生互动,所以家长要加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制造互动机会。

当孩子产生互动意愿时,家长们要积极地与孩子互动。因此,家长们需要“读懂”孩子释放出的“互动信号”,多一些有目的的引导。

例如孩子想玩玩具,但拿不到,很着急地看了家长一眼,或者用手拉家长,或者去指玩具,家长可以应景式旁白说“玩具”,也可以引导孩子指物。

如果孩子对互动表现出抵触或漠然,家长也不可就此放弃与孩子互动。与自闭症孩子的沟通,肯定是存在困难的,家长们要理解孩子在社会交往上的障碍,多制造互动场景。

例如孩子沉浸在推手推车的活动中,不理会外界,家长可以故意去挡住手推车,孩子可能就会通过看家长、发出声音来表达不满,这也是一种互动。

互动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家长要寻找孩子的兴趣点。

例如孩子爱玩玩具车,家长却总是拿着布娃娃与孩子互动,这是不可取的。

自闭症的干预不是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坚持才会出现效果。家庭干预需要恒心和耐心。

邹小兵教授分享了自己一个患者的案例。

这个小男孩在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他有一个姐姐,爸爸妈妈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也并不好。当时邹教授建议他们学习一些自闭症家庭干预的课程,然后自己在家进行干预。

爸爸妈妈虽然很好学,但是自闭症的专业干预知识对于他们太过晦涩。他们只牢牢记住了邹小兵教授说的一句话:别让孩子一个人独自闲着或独自忙着。

回到家后,爸爸妈妈和姐姐都开始了对小男孩的干预。爸爸白天去种田,妈妈和姐姐陪着小男孩玩游戏;爸爸种田归来,妈妈去做饭,爸爸就陪着孩子;姐姐也经常把弟弟带在身边,和他一起玩耍。

9个月后,这个小男孩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邹小兵教授那里复诊,邹小兵教授惊讶地发现孩子的进步非常显著。从之前的不看不指不应不说,到能够对视、指物、应答,有一定有意义的发音。虽然还没能达到摘帽的程度,但未来充满了希望。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干预,下一期我们将继续分享邹小兵教授的6招自闭症干预基本技能。

---------------------

专注自闭症家庭干预,依托广州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团队,传播科学自闭症干预知识。欢迎加入【星儿守望者社区】,与更多专家和家长一起交流学习自闭症!

邹小兵:致自闭症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医生。

很多家长包括社会公众想知道,自闭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一种时髦的心理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自闭症的首次报道是在1926年,但是这个疾病在人类中的存在是古已有之。

家有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心里清楚,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可是他们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自己那可爱的孩子是一个自闭症患儿。自闭症果真是如网络或医学书籍上描述的那么严重的问题吗?如果孩子是自闭症,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类型,严重还是轻度?孩子的将来会怎样?而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现代医学确定,自闭症是一类有着明确神经生物学异常基础的、以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表现的发育行为疾病,不是心理疾病。患自闭症的儿童或成人,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同时,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以及感觉的与众不同,这些特征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以及家庭、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不能够及时给予科学干预,相当一部分患儿成年后不具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给父母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精神、心理和时间、经济上的痛苦和折磨。家人的这些感受,若非身在其中或与这些孩子有深入的接触,他人无法体会。

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显著增加,在美国,每59名儿童中有一人患自闭症,其中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四倍。我国儿童发病率估计在1/100左右。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智障、儿童脑瘫一起,成为导致儿童残障的最常见三大疾病。

然而,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自闭症绝非不治之症!科学的干预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严重不良预后;几乎所有患自闭症的孩子都可以通过合理的、个性化的、科学干预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相当一部分患儿成年后可以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乃至结婚生子的能力;少数自闭症人士成年后还可能由于其独特的能力对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过去的十年,我们看到,医生在行动,家长在行动,志愿者在行动,社会公益组织在行动;最令人欣喜的是,党和政府也在行动。我国自闭症患者的生态系统正在不断改善之中。亲爱的爸爸妈妈,莫难过、勿悲伤!遥远星球的孩子啊,不淘气、别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崎岖,我们不放弃!看见远方的晨曦了吗!来吧,让我们与你同行。

邹小兵

2019年8月8日

邹小兵自闭症社交发展阶梯③ | 关键转折点:主动交往来了

往期回顾:

邹小兵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阶梯 | 6个技巧练出第一批看指应说

邹小兵自闭症社交发展阶梯② | 一拍二指三看眼,组合使用进步大

在社交阶梯第三级,令人期待的主动交往初次显现,进入功利性互动二期,适合居家或机构干预。这个时期的主动交往还是功利性的,和孩子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有关系,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快乐,而是需求得到满足的愉悦。

这个阶段,孩子可以用抽象的人称代词“我的”“你的”来表达。

首先,家长们需要明确孩子目前的能力是否可以学习人称代词了,会说简单的句子,能分清物品的归属(如妈妈的衣服、宝宝的玩具)。在合适的时机,在生活中和 游戏 中,逐步进入“我的”“你的”的概念。

例如,和孩子玩指认五官 游戏 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孩子仿说“我的眼睛”“我的鼻子”,然后家长再指着孩子眼睛提问“这是谁的眼睛”,引导孩子说出“我的”“我的眼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孩子在学习语言时也会出现混淆你我他的情况,所以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和刻意纠正。等孩子的语言和思考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会自然而然地改掉这些错误。一个建议是引导孩子进行能够扩展他想法的开放式讨论。比如,当他把自己说为“你”时,你就说:“我没明白,你说的是你还是妈妈?”这样以玩耍的方式坚持下去,直到他自己纠正了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同时进行了自然的互动。

如果出门在外,总是妈妈去抓着孩子的手,那么这个社交阶梯还比较低,但如果是孩子 主动拉妈妈的手 ,拉着妈妈去玩滑滑梯,那就不一样了,这明孩子希望和妈妈在一起。

如果孩子“撒手没”(撒开手就没了),妈妈不跟上他也无所谓,那孩子还在社交阶梯第二级。

孩子有了自己的喜欢的 游戏 和活动,会主动发起,有的时候孩子想要家长在一旁陪伴,有的时候是和家长互动的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和孩子玩互动性的 游戏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拓展阅读:适合幼儿的居家 游戏 :4个 游戏 ,20种玩法,脑洞大开

见妈妈会笑、不见妈妈会哭

显示出喜欢、炫耀、想念

受表扬会笑、受批评会怕

生气、噘嘴、撒娇

用有 情感 的语调说话

在社交阶梯第一级和第二级中,我们还没有提到社交 情感 。现在,经过前期的各种干预,孩子可以明白:爸爸妈妈给我带来安全,没有爸爸妈妈我就有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和爸爸妈妈交往得到了这么多快乐的东西—— 初级的 情感 就出现了 。

其中,噘嘴和撒娇的要求蛮高的,很多自闭症孩子会害怕、生气,但不一定懂得噘嘴撒娇。“哼~”“我不要嘛~”“我不去嘛~” 说话开始有音调 。这个音调是很多自闭症孩子没有的。有些孩子已经会说话“我/要/去/外/面/玩”,可以描述“这/里/有/好/多/汽/车”,但听起来比较“机械”,没有语气的起伏。

家长平时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富有感情地和孩子沟通。

例如:下雨、消防车、漂亮、颜色、羡慕、害羞、说漂亮话

孩子开始可以去讲述一些事情,描述现象。他会对别人的东西会表现出羡慕,但不一定会去抢夺,因为抢夺可能会让他受到伤害。

在和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多留意场景或者制造场景让孩子听到我们说漂亮话。比如,与孩子去公园玩,看到盛开的花朵,充满感情地说:“真好看!”和孩子一起吃饭时,开心地说:“真好吃哦!”看到孩子穿了新衣服夸奖他:“真帅气/漂亮!”引导孩子也说这些话。如果孩子能说了,我们就可以肯定孩子的说法,继续和他互动。

在社交阶梯第一级里面,我们讲到了“共同注意”,在第二级里面,我们讲到了“一看二拍三看眼”,现在这个里程碑“妈妈,看”,表示着喜悦的分享。

孩子向我们展示、分享、炫耀某个物品或描述某件事情时,我们如果只说“你真棒!”“分享是个好习惯!”等之类的泛泛话语,效果不够好。我们可以对孩子分享的东西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接着对物品进行描述,如“哇,这个车真好看!”“你画得真不错!”“这朵花真漂亮啊!”去评价、称赞孩子分享的东西,满足孩子的期待,是对这个行为最好的回应,能够强化孩子的分享。

孩子会开始明白,有些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有些不可以,他学会询问“好不好”,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下命令式地说“出去玩”“吃东西”。

社交阶梯第二级中我们讲过“一拍二指三看眼”,更多指的是孩子认识的东西,表示“我想玩这个车”“我想吃这个冰淇淋”等。现在当孩子面对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时,会表现出好奇,也拍一拍妈妈,或者指一指,看一看,有提问的样子。

这意味着重要的里程碑快出现了。 提问是社交里很重要的技能,孩子从平时天天听家长灌输知识,到主动开始 探索 学习 ,这是一个转折点,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未完待续 /

下期内容: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阶梯第四级

---------------------

星儿守望者

专注自闭症家庭干预,依托广州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团队,传播科学自闭症干预知识。欢迎加入【星儿守望者社区】,与更多专家和家长一起交流学习自闭症知识!

那些被误诊的自闭症儿童后来都怎么样了?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文 / 徐亨福

开篇前,先给星爸星妈讲一个故事:小宝在11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注意到她眼睛不看人,叫她无反应,虽然会发出一些声音,但是根本听不清楚。

小宝妈妈记起了前几天在报刊上登载的一个关于自闭症早期征象的报道,对照一下, 觉得小宝的很多表现都很像,怀疑孩子就是自闭症。

几天后,带着小宝去看了医生,医生经过认真地观察后,也认为小宝是自闭症的可能性非常大。

接下来,妈妈和很多初次听到孩子是自闭症的星妈一样,经历了否认—迷茫—愤怒—内疚——痛苦——逐渐接纳的心路历程。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历程却并不漫长。

不到一个月之后,妈妈调整心态,按医生嘱托,每天和小宝一起进行强度较大且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还接来一个家乡的快两岁的孩子与小宝一起玩,让一个正常孩子影响“不正常的孩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半年过去,小宝1岁半的时候,妈妈发现,小宝的眼神、互动能力有了显著的改善,语言依然模糊,但有一定意义。妈妈又为小宝安排了语言治疗,又是半年过去,小宝的语言也变得清晰了,在各方面与同龄正常儿童几乎没有区别了。

随着小宝的康复,妈妈觉得,小宝在11个月的时候,是不是有可能被医生误诊了?

然而,转念一想,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医生的误诊,才让小宝有机会在“不正常的状态”中进行了“正常的康复训练”,才最终成为了一个正常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如小宝妈妈一样的宝妈,孩子幼年时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但并没有带孩子进行特教康复,而在几年后,当中一部分孩子很多自闭症行为却逐步减少、甚至是消失了。再去医院复查,医生不再说是自闭症。

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们从小到大都在找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看病,但诊断结果却包罗万象:自闭症、抑郁症、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等等。

而据了解,即使是自闭症也会有轻度、疑似、倾向、边缘性或者典型、非典型的不同。五花八门的结果让家长无所适从或感到迷茫,这就是当前自闭症领域存在的误诊问题。

结合小宝妈妈的做法,有些家长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心态调整,固执己见的并没有带孩子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也有一些家长在“越早干预越好”的理念推动下,在康复机构干预很久但收效甚微。

直到孩子越来越大,差距却越加明显,恐惧、焦虑,甚至绝望,似乎已身心疲惫、无力支撑……

其实,此刻的家长也许该认真的考虑一下那个最初好像已经解决的问题:孩子真的是自闭症吗?

还有一个故事。

小鸣已经十八岁了,爸爸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四岁时家人发现孩子有些问题,于是去了北京一家著名的专科医院,最终被诊断为自闭症。

妈妈为了他把工作辞了,带着他踏上了漫漫康复之路。前三年的ABA训练是如何熬过来的现在想都不敢想了,但结果却收效甚微,没有让小鸣具备上学的能力,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最后还是托关系上了一所学校,但学校要求必须有妈妈陪读。

两年过去了,别的孩子学习两年,而小鸣在妈妈的陪伴下勉强“混”了两年。重复的行为以及社交困难等自闭症特征并没有因两年的“随班就读“而彻底消失,而小鸣和妈妈已身心疲惫,第三年实在“混”不下去了,最终转入了培智学校。

这就意味着放弃完全康复的希望和努力,凑合到毕业,无处可去的小鸣此后一直呆在家里。据小鸣爸爸说,最近几年孩子在家里几乎所有家务都能做,还特别喜欢做饭,做的也还可以,特别是有一次自己骑的电动车去一个亲戚家,在路上没电了,他根据自己的位置打电话找离他最近、有车的亲戚来接他。

类似的情况并不是唯一的,父母有时很迷茫:自闭症叫作“星星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人沟通,但我的孩子并不是这样,小鸣到底是不是自闭症呢?

其实,小鸣就是一个将其它发展障碍鉴定为自闭症并叠加使用错误的ABA训练,致使孩子成为智力障碍的典型案例。

也有很多被医生诊断为疑似的“自闭症孩子,”原因是未到三岁,不做明确诊断。三岁前孩子去诊断,也有直接被医生说服回家的,因为完全能确定不是自闭。给疑似的诊断,说明有怀疑的成分在里面,至少是处于边缘地带。

这里所说的误诊,并不是说医生判断失误,而是说随着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更充分的证据判断他属于不那么靠近自闭范畴的孩子。这种进步,在医生当时是无法预见和判断的,他只能根据当时所看所听和家长基于孩子特定发展阶段的描述作出判断。

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和已经定型的成人不同,所以诊断孩子是因为发育问题而暂时落后,还是根本基因缺陷导致的无法治愈的自闭症,不太容易,面诊肯定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是除了来自权威的诊断,家长可参考的判断不多。

这就导致出现了一种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来自对于医院、医生的充分信任导致的家长焦虑而又束手无策的矛盾。

再结合目前我国对于自闭症诊断、治疗以及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以及医学对病因认知的局限,评估系统的不断变化,评估时间的有限,以及评估本身的主观性,自闭症的诊断并非百发百中,有一定比例被诊断的孩子,可以在随后的复诊中“摘帽”。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长久以来被医学界,尤其是自闭症圈内和星儿家长无数次发问的难题:究竟有没有真正被误诊的自闭症?被误诊的自闭症比例有多高?如果真的误诊了接下来该怎么办?那些被误诊的自闭症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这些难题和疑问,一度困扰着很多的自闭症家庭,也成为医学界无法完全解答的命题。

家有自闭儿,是不幸的,然而被误诊的自闭症家庭,更是如从天堂打入地狱。这种痛楚是普通家庭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就如小到感冒发烧,大到各种癌症都会有误诊,更何况自闭症这个世界难题呢!

而问题的关键是误诊率的问题,这个现在没有权威的说法。但从目前自闭症认知的匮乏、快速的诊断流程、激进的确诊风格以及众多家长的反馈、质疑来看,误诊率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被误诊了,尤其在两个权威医生说法都不同的情况下,也只能依靠家长自己的判断力了。

而家长的判断又显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和不知所措。

如果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被误诊的现象?

也许追溯到诊断标准和康复训练最前沿的美国制定的标准。只要符合有“重复、刻板的行为”、“社交障碍”、“无语言”这三点表现的孩子就可以定义为自闭症。

而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人种的差异和医学的发展程度,又表明,这种诊断似乎并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测量和评判。

而在中国任何发展障碍儿童一旦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会给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创伤和精神经济压力。所以学术上将标准扩大化是在美国有民众和制度基础的,但这并不适合中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量表的不确定性。有一位星爸说,他在孩子2岁时测量过自闭症行为量表 (ABC)、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幼儿自闭症检查表(CHAT),等诸多量表,分数为30多分,后来经过一年多康复训练后,又进行同样的测量,分数又达到了60多分。

但是,孩子此时虽然经过了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却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改善,然而测评量表的分数却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当然不能排除,这位星爸主观上的想法支配他填写分数时的变动,但是,真正的原因细究起来,也和测评量表的制定与中美两国的评判标准不同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人的主观性,以及3岁以前宝宝的主观性和孩子对于陌生环境、陌生人的适应过程、拒绝又不可分割,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当今自闭症诊断领域,漏诊是极其罕见的,误诊却是常常有的。孩子一旦出现了异于常人的表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举例来说,自闭症孩子都有的“重复、刻板的行为”、“社交障碍”这两条。而误诊的根源就出在这两条的标准上。

我们需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不断的重复一个行为、为什么会有局限的兴趣或排斥、痴迷某些事物。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理解从容易到复杂的各种事物,同时,会伴随该事物出现相应的行为,孩子从这些事物和行为中获得经验和乐趣。一岁会摆摆手,两岁会使用简单工具,三岁会学跳舞,而五岁时都能搭建复杂的积木了。

但有些孩子在五岁时还是1岁多的认知能力,不停摆手是因为不能理解除摆手之外其他更复杂的事物;打招呼仪式化是不能理解打招呼意味着什么、不能应用于适合的场景;害怕、胆怯、不敢尝试是不能理解一件新事物可能带来的收益和危害。孩子不能从复杂行为与事物中获得乐趣。

因此,摆手成为他最易获得乐趣的途径,就会不断重复;仪式化的再见是他唯一知道的离开别人时必需要做出的一个动作,就会被仪式化;不理解出现电钻、电推子的声音这种突然的环境变化意味着什么而感到恐惧。

国际诊断标准所举的例子其实指向的都是一个常识:孩子理解力弱,兴趣必然狭窄。即使正常孩子也是如此,除了单一方面具备特殊才能的孩子外,那些无论怎么补课连一门功课都学不会的“笨学生”应付课内学习都不够用,怎么会有兴趣参加其他课外小组呢?

第二,社交障碍。这是需要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的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不和小孩玩是自闭症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清楚孩子为什么不和小孩玩。与成人通过智慧、财富、权力或价值观相互认可不同,儿童只是依靠肢体、认知和语言等能力进行相互认可的。如果没有成人介入,他们之间遵守的基本上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幼儿期能力偏弱、胆小的孩子或者由于动作笨拙、或者软弱可欺、又或者由于语言滞后,同龄孩子与之缺乏玩耍互动的乐趣,也就不被群体所接受,到大班阶段通常被小朋友冷落或嘲笑、小学、中学阶段更被欺凌。

反过来,这些孩子自己也不愿意、不敢和比自己能力强的同龄孩子玩。这就好比两个相差一岁的人,年龄越小区别越大,2岁的孩子看3岁大的那个可以用“高山仰止”来形容他的感受,而随着年龄增加差距就会越小,过了青春期原来的认知差距不明显了,很多所谓的“自闭症行为”自然也就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轻度障碍的孩子幼年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倾向,孩子大了之后自动“摘帽”了的真正原因。不是这些孩子小时候是自闭症现在又不是了,而是人家根本就不是,是被误诊了。

所有这些,都指向了另一个答案:这些表征都不能作为判断自闭症的依据,他很可能是一个某些能力缺失的正常孩子。

而国内有名的自闭症专家、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也多次指出,发育迟缓是一个大名称,包含了自闭症、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社交障碍以及其他发育落后。发育迟缓如果仅仅是语言发育迟缓或运动发育迟缓,问题的确小一点。但如果是很多领域,例如智力、运动、语言、社交都落后(这很常见),其实问题可能比自闭症还严重,恢复起来更难。

自闭症是发育迟缓(社交发育迟缓)的一种,相对来说,单纯的自闭症只有(社交障碍),比起多重发育迟缓(指运动智力语言都迟缓)干预起来要容易一些。症候群性孤独症就是多重发育障碍,干预很难的。

对于自闭症,困难不是在恢复快不快的问题,而是我们习惯的理念认为,我们花了时间教孩子,他不学,我们就会放弃,于是就想找专家、找机构。其实好的专家和机构无非就是更有信心,坚持社交为中心,坚持行为奖励强化,坚持结构化和随机训练相结合。家长不要认为自己会比专家水平差,其实很多家长水平很高,有一些机构水平很差。

认清楚了发育迟缓和自闭症之间的关系,那么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明确,任何发育迟缓都要干预吗?

这并不是说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是被误诊的,也不是说发育迟缓的孩子都是自闭症,只是现实中,因为以上种种原因,真的存在被误诊的自闭症孩子,但是,当孩子出现异于正常同龄孩子的问题时,最好的方法依然是进行前期的适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的康复训练,而不是自认为是被误诊了,就不去管孩子,或者强化训练,反而最终让孩子的问题严重化、扩大化,最终变得无法控制。

与大多数类型的发育迟缓一样,早期治疗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教育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特定的认知技能,教育工作者和特教老师、康复训练师以及家长也可以在家里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成长。

如果孩子在婴儿时期出现了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也不要刻意隐瞒或者等待自行完善,这是不科学的,最好的方法先是及时就医,尽早治疗和干预,最好的干预还是在家庭自然环境中,而不是为了干预而干预,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哪怕,真的有严重延误的儿童,只要家长调整好心态,充满信心,尽早开始治疗,孩子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进行改善,从而融入社会。

点赞 2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手中十字纹的人好像很厉害 手十字纹很厉害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某就很厉害之类的话

很好很厉害的火命 注意看五行的喜忌情况

夏雨袁泉孩子有自闭症

靠山痣有多厉害,为何说人有靠山痣就很厉害?

婴儿自闭症孩子的八个特征

假性自闭症十七个症状

成人自闭症有哪些症状

自闭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闭症能治好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吗

夏雨袁泉孩子有自闭症(夏雨袁泉孩子)

自闭症儿童为何越来越多?儿科主任:可能与这三大原因有关

博士妈妈:自闭症孩子干预不必千里奔波,这7点更重要

儿童自闭症的四大核心症状,早了解早干预很关键!

自闭症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