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
孙亦华浙江省海盐县滨海小学副校长,嘉兴市孙亦华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教育专著《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即将出版。
石忠冕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一等奖。
————————————————————
任何一篇优质文章的出炉都需要反复推敲、修改,“打磨”文章的过程能够使教师的思想观点不断深入、语言表述逐渐准确规范。
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随随便便做好,写作亦是如此。那些纠结的过程、取舍的两难,最终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养料。在本期“谈写作”的访谈中,我们邀请了两位近期在本报发表过文章的一线教师,听他们讲述那些投稿前后的故事。
好文章是“做”出来的
中国教师报:您身边写作的教师多不多?促使您投稿的契机是什么?
孙亦华:早些年,我对写作的理解有些狭隘和功利,即教师写作就是写论文,写作的终极目标是获奖、评职称。直到2017年我加入市级班主任工作室,看见了教育写作对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才开始尝试更多形式的教育写作并投给各报刊。
石忠冕:我是一名职业学校教师,身边写作的教师不是很多,也有老师投稿,但他们的投稿或是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或是针对职称评聘的论文。促使我投稿的契机是想看看自己的文章能不能刊发。发表文章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有时也有功利性的想法,为职称评聘积累“资本”。
中国教师报:两位老师印象深刻的成功或失败的投稿经历是怎样的?
孙亦华:难忘的一次投稿经历是2018年,我的投稿接连被《班主任之友》杂志选用,编辑推荐我担任封面人物,但要提供一篇能代表个人教育主张的大文章。彼时,我的德育实践尚不成熟,编辑建议我先将正在实践的劳动教育做得更扎实系统,再梳理提炼成文字。在后期写作过程中,从文章框架的建构到小标题调整、案例选择、文字修改,都得到了编辑的帮助。半年后,我不仅携家校联动劳动教育主题文章登上了该杂志的封面,同时还写出了多篇衍生文章。还有本次访谈,也是因为我的投稿得到了编辑的关注和认可。这些经历告诉我:好文章是“做”出来的。
石忠冕:在我的投稿经历中,印象比较深的是前两年投稿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因为投稿前没有自信,在接到录用通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一直像等待成绩一样,时不时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消息,后来编辑告诉我文章会在哪一期刊发,我还有些半信半疑,直到看到杂志出版才放心。
中国教师报:投稿前,您了解过拟投稿报刊的定位、栏目需求吗?提高中稿率是否有方法可循?
孙亦华:投稿也要知己知彼,我会先翻阅拟投稿报刊的往期文章,厘清刊物定位、栏目设置、投稿要求,再将存稿做修改润色或开始主题性写作。我的投稿经验是“屡败屡战”。若被退稿,我会抱着多试几家总有希望的心态,结合第二家报刊的要求对文章进行修改后再投稿。如果还不中,再修改后投给第三家……我的不少文章就是在屡败屡战后终得采用的。
石忠冕:投稿前我首先会了解对方的定位,然后研究感兴趣的栏目并反复阅读该栏目的文章。至于提高中稿率,仅仅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还不够,还要研究“看不到”的读者。理解读者所需、读者所求或许可以提高中稿率。
中国教师报:投稿失败后,您有反思或与编辑探讨过原因吗?投稿成功的经历中,您认为文章哪些“特质”得到了编辑的认可?
孙亦华:对我而言,退稿并不意味着停止投稿,分析、接纳退稿建议能让我明确文章的不足:或是主要观点较为常规,方法呈现不足,难以给人清晰的借鉴;或是案例表述累赘,而结果仓促,致使主题不够突出;或是观点解读有些牵强,难以自圆其说。投稿成功的经历中,我发现对日常教育小事有创新性思考,能让读者在“道”与“术”上都有所获的文章更容易得到编辑的认可。
石忠冕:我认为投稿不成功是正常的,一定要继续研究栏目定位,也一定要与编辑沟通,反思自己的文章哪方面与栏目要求不契合。
至于那些可以刊发的文章,我认为首先是新颖,其次是有思想深度。当然这两者都建立在适合读者的基础上。比如我解读《风筝》的文章是发表在针对中学生读写的杂志上,所以文本解读不能过于理论化,语言要通俗易懂。此外,我在解读中提到了隐性与显性的教育问题,这个思想深度也在中学生的接受范围内。
再做一次“学生”
中国教师报:在接到编辑修改意见时,您会怎么进行修改,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孙亦华:我把每次退稿、修改稿件的经历都看成一次学习机会。比如某刊物“融合教育”主题征稿,我从“心理干预”“同伴互助”“家校联动”三个维度梳理经验,成文6000多字。编辑建议删除前两个板块4500多字的内容,只立足“家校联动”视角进行详细描述。删减自己的文章犹如“割肉”,但我也收获了有舍才有得的谋篇布局之道。
在补充完善家校联动策略时,为了凸显个人教育行为的专业性,我大段引用理论。编辑否定了我“掉书袋”的晦涩表达,引导我运用清浅俗白的文字分享经验,带给读者好读好懂又好用的阅读体验。
修改文章的经历多了,也渐渐悟出了一些文章修改之道:重构文章,我会基于原文先校准文章核心观点,再围绕主题重新搭建文章框架;删减文章,先直接删除自己觉得可有可无的信息,再细读余下文字,去粗取精;补充内容,完善关键细节,丰富实践理论。
石忠冕:接到编辑的修改意见,我是积极配合的。我认为,编辑提出修改意见,说明自己的文章无论定位还是文章布局、遣词造句,很大程度上已经符合了要求,同时也说明文章还有瑕疵。而修饰瑕疵的过程是自己与报刊磨合的过程,也是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2021年,我在《中国教师报》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这篇文章原文5000多字,而栏目要求1500字左右。删减自己文章最难的是舍不得删掉辛苦写出的文字,好像不管删掉哪一部分,我的经历、思考就不完整了。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编辑让我保留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思考和认识,文中少用“名人名言”,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经过去粗取精的过程,我发现简练的语言是可以把事情表述清楚的。
按照编辑的建议修改文章,我做了一次“学生”,也慢慢学会了一些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技巧。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文多,修改作文少,自己修改稿件的经验现在也可以派上用场了。
灵感越捕捉越多
中国教师报:文章立意经不起推敲、表述拖沓、思路不清是许多写作新手存在的共同问题,您是怎样减少这些问题的?
孙亦华:这些问题我也有,后来慢慢变少可能是我做了三件事。一是专业阅读。近5年我每年的阅读量都超过50本书。阅读、实践、思考、写作,形成了专业成长的闭环。一般来说,这种基于专业阅读和草根实践写成的文章,既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也经得住实践推敲,因此编辑的认可度也较高;二是多进行同频共振。写作中有时会卡壳,有时会纠结于如何取舍。此时,我便会跟同事进行“头脑风暴”,由此产生新的思考,获得更开阔的思路;三是秉持读者视角。写作时我常会自问:核心观点是什么,读者能从中获得什么?成稿后,我也请身边高手做第一批读者,就文章内容向我提问,在论文答辩式的对话中,我可以跳出自己的文章,多视角审视文章,使文章质量获得提升。
石忠冕:写作前肯定要有写的欲望,但这远远不够。对我来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笔之前就已经有了写作的思路,这样写作过程一般比较顺利。另一种是还没有成型的思路,针对一个写作议题有许多想法,我会先把想法都写下来,最后寻找内在的逻辑。
写完后,我会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整,对文字进行润色。“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的过程会有更多的读者意识在其中,这样利于文章被读者接受。对于投稿者来说,写出“有感觉”的文章跟教育学生类似,先要多读,这就回到了我们谈论的第一个问题——要研读拟投稿报刊的栏目要求,有了充分的研读之后再进行投稿才会事半功倍,也不至于挫伤投稿的积极性。
中国教师报:师生故事是教师写作的重要素材,什么样的故事值得写?
孙亦华:值得记录的故事太多了,比如我邀请某学生帮忙发作业本,却遭遇学生回答“我没空”事件,又如晨间跑操总有学生“溜号”事件,等等。有时惰性思维作祟,不少好故事没能及时记录。
在我来看,但凡那些能拨动心弦的事都值得写。比如我因事迟到了半节课,待我进班后,学生用自律表现和如花笑容欢迎我。这件寻常小事带给我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当我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后再研判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时,就生发了值得思考的观点。
石忠冕:写作的灵感多是一个念头,如果这个念头被搁置了,就会一去不返,时间长了便会对这样的灵感麻木。所以,我的经验是,这样的灵感越捕捉越多,而错过越多就会更难以捕捉到。
至于什么样的故事值得写,我认为没有唯一的标准。这与个人教育经验和成长历程有关。比如我在工作初期,关注那些能打动我的教育故事。随着阅历的增长、读书的增多,我更关注那些反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并结合我的阅读进行理性分析。如果一定说有标准的话,那就是当下引发了特别感受或是深入思考的故事,都可以转化成文字。
写作不是为了抵达某个“终点”
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我不仅积累了写作经验,还向阅读深入拓展。因为这样的公开写作背后有数据呈现,也激发了我写作的积极性。
自由写作有诸多益处,但教师应该尝试向报刊投稿,一方面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提升成就感和写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规范自己的写作,提升写作水平。所以,提高写作能力,给报刊投稿必不可少。
中国教师报:您如何保证写作的时间?
孙亦华:写作已经成为我的生活常态,借助手机语音文字转换软件,写作行为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我写作并不是为了抵达某个“终点”,而是为了享受写作本身带给我的快乐。不过,我身边坚持写作的教师并不多。毫无疑问,不少教师是热爱教育工作的,但可能还没有体验到写作带来的“复利效应”——因为不断书写,我们保有研究教育日常的热情和对教育本质的理性思考。由此,更乐于将日渐理性且深邃的思考诉诸笔端,在分享中成人达己。
石忠冕:文章发表不是教师写作的终点,但文章发表是教师成长的试金石。许多教师发表文章的初衷不是为了发表,往往是兴趣促使写作,写作之后又有发表的机会,慢慢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能保证写作时间不是因为有时间了才写作,而是先有写作计划再去写。把写作列入重要的人生计划,写作自然就会完成。
《中国教师报》2022年03月02日第8版
作者:本报记者 刘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