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夷族在上万年以前就拥有文字和成熟的社会结构。
直到今天,彝族还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
兹这个阶层,是国王,掌王权。
毕这个阶层,是掌握神权和文字的。在上古尚未“绝地天通”的时期,神人不分,所以毕摩也掌握王权。
苏美尔人的文字,毫无疑问就是古夷人的毕摩带来的,同时带来的还有神权和宗教。
卢伽尔扎吉西是阿卡德开国君主萨尔贡一世(Sargon)之前乌鲁克第三王朝的唯一一位乌鲁克王,他就是以一个以毕摩身份起家掌握王权的典型代表,他的名字就是藏语(古夷语)百岁吉祥之意。
两河流域信奉的一系列神灵,都是华夏古夷族体系。
尤其是华夏古称的西王母,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月神南纳(Nanna,后被称为伊南娜或伊什塔尔)。
苏美尔人的知识体系,完整地传承自华夏古夷族,楔形文字记载的各种史诗和王表,和如今还记载在上万部古夷文和东巴文经典中的完全同源。
古夷人有工匠阶层,掌管冶炼铜的技术,《考工记》里面记载的就是这个阶层的知识,冶炼青铜的技术也是这个阶层的人掌握的。证明两河流域的青铜冶炼技术也是从华夏传到西亚。
古夷人有商人阶层,掌管商业贸易。殷商“肇服牛车,以服远贾”的传统就是传承自古夷人,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就是古夷人的商人阶层创建的。哈拉帕文明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一边将陶器批发到两河流域,一边通过茶马古道等上古通道将海贝输送回华夏。
整个地球上的商业文明,都是起源于古夷族的商人阶层。
在古夷族里,农牧业人口处在最底层,地位比商人还低。
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现在印度还在忠实地奉行着。
嗯,不用怀疑,种姓制度也是被称为“雅利安人”的古夷人带过去的,这个种姓的划分方法简直一毛一样。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