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哪些?国家秘密是什么?为什么要保密?如何保密?等等。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家秘密的基本知识,掌握保密工作的基本 *** ,提高自我保密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使广大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好的个人保密习惯,增强保密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大众的参考书。
一、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原则是什么?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准确、适当地确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确保国家秘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并采取相应保密防护措施的重要保障。第一款规定确定知悉范围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工作需要原则。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首先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将工作需要作为知悉国家秘密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二是最小化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最小。第二款规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应当最终限定到具体人员。只有限定到具体人员,才能使国家秘密切实可控、可管,有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保密管理措施,有利于在泄密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地查处。根据本款规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产生机关、单位无法将知悉范围限定到具体人员的,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应当限定到具体人员。第三款规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之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确需知悉国家秘密内容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机关、单位负责人的批准权限,仅限于对本机关、本单位人员,而且要以工作需要为前提。对于原定密机关、单位明确要求不得扩大知悉范围的,知悉范围需要扩大时,应当征得原定密机关、单位的同意。
二、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怎样限定的?
所谓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是指可以合法知悉国家秘密内容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范围。这个范围如何介定或限定呢?
一、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限定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工作需要原则。这是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应当严格执行。
2.最小化原则。这是限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一项重要原则。
3.具体化原则。这是保证保密责任落实到人的制度保障。
二、限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应当注意的问题:
1.注意区分接触范围和知悉范围。
2.注意区分知悉范围变更与密级、保密期限变更的不同。
3.注意区分保密法第十六条与第十八.条有关国家秘密知悉范围规定的不同。
三、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根本原则是?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的原则:
1、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
2、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指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允许合法知悉的人员范围,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最小。
四、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什么限定在最小范围?
优质答案1: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必要原则”限定在最小范围。
因为国家秘密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限制知悉范围可以更好地保护国家安全。
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多的人知道这些信息,避免信息泄漏。
采取必要原则限定最小范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安全,并为国家秘密管理提供依据。
此外,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还应该按照工作需要和必要规定人员的身份、权责、职务范围等,以确保秘密信息在必要的范围内流转和使用。
同时,对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对国家秘密保密的意识和责任心,避免信息泄露。
优质答案2:
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优质答案3: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五、什么是指根据定密权限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规范的规定?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知识链接
保密期限可以用3种方式来表现,分别是保密期限、解密时间和解密条件。
保密期限为具体的保密时限,如规定保密期限为5年,则从制发之日起满5年,该秘密事项即自行解密;
解密时间为具体日期或时刻,如规定某一秘密事项的解密时间为2020年5月1日,则到2020年5月1日该秘密事项保密期限到期,自行解密;
解密条件主要用于具体明确便于判断的事件或情形,如规定某一秘密事项以执行完毕作为解密条件的,则该事项实施完成后,自行解密。
6、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准确、适当地确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确保国家秘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并采取相应保密防护措施的重要前提。
确定知悉范围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工作需要原则。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首先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将工作需要作为知悉国家秘密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二是最小化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最小。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的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