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风水宝地

2024-02-27 09:15 风水易学

萧红的故乡是呼兰,黑龙江省的一座小城,它养育了三十年代东北著名女作家萧红,萧红的一部《呼兰河传》,又使它名扬海内外。

呼兰,因呼兰河而得名。呼兰河蜿蜒曲折,绕城而过,如一条绿色的绒带披在呼兰城的肩上,把古城打扮的年轻,漂亮,精神,诱人。

传说在远古的以前,这里的土地上没有呼兰河,只有团山和蛇山两座山。团山当时叫龟山,在呼兰城的北十多公里处。蛇山是呼兰城西面的一座小山,老百姓又叫它哈拉巴山。龟山和蛇山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你往我这边扩,我往你那边占。蛇山往长了抻,龟山往宽了长,渐渐的两座山就打起来了。蛇山用尾巴抡,龟山用盖子顶,打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打了不知道有多少个七七四十九天,仍不见输赢。附近的土地全荒了,草木也枯死了,土地净是沟沟坎坎。土地爷怎么劝也不行,只好上天报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下界阻止,龟山和蛇山仍然不听劝解。一怒之下,王母娘娘拔下金玉钗,在两山之间划了一道深沟,把两座山彻底隔开,这道深沟就成了呼兰河。

呼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式建呼兰城,距今已有281年的建城历史。

据历史考证,新石器时代早期呼兰就有人类活动,在风光秀丽的团山子留下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到辽金时代,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己非常兴盛,诞生胡拉温屯这个最早见于史书的村落,留下了现在的腰卜街道大堡古城、方台镇穆昆城、石人城古墓石人、孟家乡团山子七级浮屠宝塔等闻名遐迩的历史遗迹,涌现出金代状元徒单镒那样名耀史册的显赫人物。

清代,呼兰被视为“龙兴之地”,受到长期封禁。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设呼兰城,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到光绪中叶后,呼兰号称“满洲粮仓”,城内店铺林立、舟车辐辏、商贾云集,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中心。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尤以宗教文化盛行,建有慈云寺、关帝庙、龙王庙、吕祖庙、清真寺、文昌阁、城隍庙及西方宗教文化的艺术建筑天主教堂。涌现出著书论史的富永阿、崇尚儒学的乌珍布、积书数千卷的舒昶等文化名人。光绪改元以后,推行科举考试,呼兰城乡也因此大兴官学,有了“江省邹鲁”及文化教育“甲于江省”的美誉。

解放以后,呼兰的经济文化建设日新月异,天翻地覆。如今古香古色的小城尚存众多名胜古迹,吸引着海内外旅游者来这里观光,成为哈尔滨重要旅游景点。

萧红故居

萧红故居,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建设街文化路29号,现建设成萧红故居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1986年6月11日开放以来,萧红故居已接待了100多万中外游人,成为哈尔滨进行文化交流的窗口,国内外旅游者的文化圣地。

故居始建于1908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1911年6月2日(当年农历是五月初五)萧红就出生在这里。她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1929年,萧红离家出走,一直到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她没有回过家乡。她一生中写作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计100多万字,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这位30年代在文坛上崛起的女作家,柳亚子先生赞美她“有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鲁迅、茅盾也给了她“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之美誉。她一生历尽坎坷,颠沛流离,尝尽了人间的辛酸,最后在才华刚刚显露之时含恨离世。这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却给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一百多万字的文学珍品。她的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已成为世界珍爱的传世佳作。她冲破了古今中外小说创作的模式,创作出独树一帜、自成流派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北方黑土地绽开的一朵奇葩,散发着诱人的馨香,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文学爱好者赏识与青睐。

萧红故居原占地7125平方米,有青砖青瓦建筑30余间,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萧红家人起居的地方,院里有近2000平方米的菜园(萧红笔下的后花园)。

故居是典型的北方乡村建筑,保留着满族民居建筑的风格,在建筑结构上是五檩五鸠,软山、明柁、半明柱。在门窗上,窗户采用上下对开,带有盘肠子花格图案,中间镶嵌一块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户纸。房间后门是北方传统的板门。室内是北方人生活的火炕正房平行的烟囱,青砖砌成,高7米,通过烟囱桥子与屋内火炕相通。

经过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是原黑龙江省长陈雷题写。院内五间正房,东西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两间屋展出萧红生前照片、中外名人留景、题词、信函。房中间迎门堂屋摆放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房前是一座2米高萧红汉白玉的塑像。

萧红故居的西屋两间展室,墙上悬挂着萧红生前照片和中外名人参观萧红故居的留影。悬挂有美国研究萧红学者葛治文先生、日本前野淑子女士以及著名瑞士女作家赵淑侠女士,加拿大女作家陈若曦女士的题词。有国内著名作家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方冰、方未艾,著名书法家廖敬文等人怀念萧红的题词与诗作。在展览的书柜中陈列着萧红的著作、传记小说、“张家的族谱”、研究萧红的论文集。北京“吟红社”搜集的著名艺术家、作家、诗人赠给萧红故乡的名著,瑞士女作家赵淑侠的赠书和老诗人柳亚子寻找萧红墓的拜墓词,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邱明伦等人的信函。展柜中还有以尤里苏罗夫采夫为团长的苏联作家代表团,赠给萧红故居的纪念章和一些作家的代表作品。

现在,萧红故居不仅仅是故居部分,在西侧建立了萧红纪念馆,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展示萧红文学创作的有关内容。每天都免费接待各地的研究萧红的专家学者、广大文学爱好者和慕名来的旅游者。

呼兰西岗公园及古迹

在呼兰城西,有一个公园,叫西岗公园,位于现在公园路(原大十字街)西面高岗处,因地得名。《呼兰县志》记载:“西岗公园因其地也。”。

著名女作家萧红念书的时候,曾经和同学们在这里演过反封建话剧《傲霜枝》,在剧中扮演一个小姑娘。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有这样描述:“有二伯带我上公园的时候,他什么也不买给我吃。公园里卖什么的都有,油炸糕,香油掀饼,豆腐脑,等等。他一点也不买给我吃”。“公园里变把戏的,耍黑瞎子的都有,敲锣打鼓,非常热闹。”“等来到了跑马戏跟前,那里边连喊带唱的,实在热闹,我就非要进去看不可,有二伯则一定不进去,他说‘没有什么好看的’.....”这就是萧红描述的当年的呼兰公园。

这座公园始建于1916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历史比较悠久的公园之一。这座公园历经风风雨雨,有毁有建。今天,她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呼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在公园内仍然保留一些建年已久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成为人们见证呼兰历史发展的缩影。

1916年(民国5年)由县知事(县长)钟毓倡建。占地10.4公顷。当时公园四周建有木栏栅,设东西南北四门,东门临大街。园内植树栽花,还建有花坞、俱乐部、静宜茶社、康乐亭、音乐亭、课耕亭等。1918年初建完成,以其地名称“西岗公园”。大门正面挂“西岗公园”四字匾,背面挂“丰草长林”四字匾。钟毓作《西岗公园记》刻于园,流传于世。

1927年县知事路克遵主持又建公园事务所、四望亭、豳风亭等。1928年绥海镇守使石青山在园内建昭忠祠。公园内还立有吴俊升、石得山、马占山、廖飞鹏、王玉科等德政碑及高氏贞节碑刻。在俱乐部前还摆放从石人古城出土的两尊古墓石人像。

东北沦陷时期,公园曾养有几种动物。日伪当局还修建侵华战争的罪证“英灵塔”、神社。因历史沧桑的变迁,现保留下来的有四望亭、花坞、昭忠祠,“英灵塔”底座及几块残碑。解放后,在公园内还建有呼兰早期建设政权的领导人李振华烈士墓。

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大跃进修水渠时,在公园南北挖一条引水渠,在渠上架一座木桥,将残土堆积成人工小山,20世纪60年代将李家花园的小凉亭移置土山上。

1971年在东门北侧建自来水塔一座,现公园占地面积剩9.7公顷。1978年后,在公园内设秋千、大象滑梯、铁梯等儿童娱乐设施。1985年维修了四望亭,改建花坞,增设园中园风景门,栽垂柳和樟子松、丁香、玫瑰、桃红等各种花木,并在公园四周修建红砖、铁栏围墙。1989年改建花坞和公园围墙,扩建了东大门。1990年修饰了四望亭,由北京古建园林建筑设计室设计装修。1991年为保护四望亭,县投资120万元修园中园,修筑围墙、假山、人工湖,种有桂花、荷花。同年在花坞北面,投资建设了一个动物小区,饲养棕熊、猕猴、雕、大雁、孔雀、鸽子、山鸡、猫头鹰、雀鹰、骆驼、矮马、大耳山羊等。1992年在公园内修建了萧红纪念碑和萧红墓。在水渠上修建一座石拱桥,名为“纪红桥”,意在纪念萧红。1997年哈尔滨金星乳业集团将山东巨野县赠送的一对石狮献给公园,立于大门内。2001年,拆除了园中园围墙,由滨兰公司捐资修缮了四望亭,由原北大公司(现大江集团)捐资修建大门牌楼一座,当年县长王忠新作《西岗牌楼记》,与钟毓的《西岗公园记》刻碑于大门北侧。此外,公园内还建有老年门球场、儿童游乐园、鸾凤阁等。花坞内养花近百种,并以“百年仙人掌”而闻名于世。

今日的西岗公园,经过修缮改造,更加富丽堂皇,门楼底层有六柱四门 ,二层有四柱,三层有二柱,每根柱子都是鲜红的颜色,托起上翘的飞檐,上面有精美的彩绘。不仅是全区人民休闲娱乐的中心,也是海内外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

四望亭

四望亭位于呼兰区西岗公园内东迎门100米处。始建于1927年。1995年6月6日,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望亭占地面积80平方米,亭高10米,建筑特点为八角形,攒尖顶,两重檐,挑脊,翘角式。房顶上覆筒瓦。飞檐上有五个小兽端坐檐角,使飞檐造型既规格又富于变化。每一翘角下挂一铜铃,清风吹拂,16只铜铃叮当作响,悦耳动听。重檐下由内外两圈十六根圆柱支撑。梁枋斗拱均饰以清代北方风格雕刻和彩绘,楹柱红绿生辉,显得雍容华贵。两层檐之间挂着 “四望亭”匾额。

在亭东侧的两根红漆明柱上有对联:“桃花细逐杨花落,山色初明水色新”。在亭子西侧悬挂着对联:“四望亭处历经沧桑留下才女迹,呼兰河水源远流长传送萧红名”。亭内设有花岗岩石桌1张,鼓形阴刻梅花纹饰石凳8个。

据老辈人讲,1927年那时候,在公园东下坎,有一个叫朱黑子的人,开了一个很大的妓院。他组织手下的人,偷走公园的部分栅栏,把妓院围了个漂漂亮亮的。当时县知事路克遵得知此事后,将朱黑子抓住,法院给予朱黑子重罚。路克遵用此罚款,又从全县工商学界募捐一些钱,聘请当时著名匠人“严鲁班”等能工巧匠,修建了这个四望亭。并且题写“四望亭”匾额。

四望亭是西岗公园地标性建筑,每天都有人在这里进行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呼兰区夕阳红合唱团排练演出的场所。

文武庙

文武庙是呼兰区民营企业家大江集团董事长李志江于2003年建设的,它座落公园的东北角,公园大门北侧。

《重建呼兰文武庙记》记述了文武庙重建的缘起:“呼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清代建城后,武以‘骑射闻天下’,文以教育发达,享有‘文风甲于江省’之美誉。时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大兴庙宇,官民同祭。乾隆十五年建关帝圣君庙于南仓之下,春秋二季由地方官主持群祀。道光五年移建于东大街胡同。光绪二十一年由副都统倭克津泰主持,各界捐资重建。将军恩泽奏请于朝,光绪皇帝赐先帝道光所书《神功普佑》匾一方,旨在崇德、尚义、抚民、济世,以保江山社稷之安。民国初,奉令加祭岳忠武王,改称关岳庙。民间祈感二君之神灵保佑,香火极盛。民国十六年,由县知事陆克遵主持,按地亩摊款,举乡绅高玉堂督建孔子庙于南仓先农坛故地,每年一次由县官主持大祀。官民崇尚儒学,教育蒸蒸日上,后世人才辈出矣。然,几经沧海桑田之变,建国初拆除武庙,文庙虽经修葺,也人难挽倾圮之势,为弘扬民族之美德,继承炎黄之文化,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文武二庙,并列为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武庙供奉着我国古代民族英雄岳飞的塑像,两侧是岳飞的儿子岳云和岳雷。岳王庙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主体建筑崇宁殿,双层飞檐,十分雄伟,五开间内供奉着红脸关羽帝,关羽左手持书,右手搂髯,庄严肃穆,上方悬挂“神功普佑”匾额。左右分别为关平和周仓。两面墙上分别绘有《古城会》和《单刀赴会》等壁画。崇宁殿前两侧,有两座配殿,各三开间。一侧为药王殿,殿内供奉药王孙思邈,右侧陪祀为彭祖,左侧为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药王殿对面是财神殿,殿内供奉着财神比干,两侧陪祀为寿星和送子娘娘。在此处院落的花树间,有一龟形碑座,为呼兰区老关帝庙搬来的旧物。

武庙大门,两层飞檐凌空而起,四根红色大柱气势非凡。中间两根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大义千古大忠千古;”下联是:“晚汉一人晚宋一人。门楼背后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春秋匪懈祀典重新汉千古宋千古;”下联是:“宇宙长存神功并著忠一生勇一生。”左右两面墙上绘有二十四孝图。进门后,右手方向有一客堂,两侧也有一副对联:“清静道场到此地万善同源;宾至如归常来做隐士神仙。”

庙中的对联是呼兰著名书法家刘晓一所书。

因为“南大营”里面文庙已经修复,此文庙现已拆除,游客只能游览武庙。

萧红纪念碑及萧红墓

萧红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萧红墓落在广州银河公墓。为表达故乡人民对呼兰河儿女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使群众拜谒方便,满足中外宾朋祭奠萧红的夙愿,1992年,当时的呼兰县委,县政府根据群众建议,决定在西岗公园建萧红纪念碑和萧红墓。

在西岗公园筹建萧红纪念碑及萧红墓,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赏和支持,当时,哈尔滨日报社捐赠4万元,萧红丈夫、原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端木蕻良(曹京平)捐款1千元,并献出萧红生前青丝一缕,作为萧红墓的葬品。1992年7月下旬,县文化局和萧红故居有关人员参照北京八宝山***公墓的样式和广州银河公墓的样式,委托哈尔滨设计院设计了萧红纪念碑和萧红墓。

萧红纪念碑和萧红墓占地700余平方米,纪念碑高3米,宽2.7米,以青石制成,碑上嵌有萧红浮雕头像。萧红墓为仿汉白玉的,镶嵌着女作家的照片,里面埋有萧红的一缕青丝。

呼兰“南大营”及古迹

南大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的老城区南隅。这里原来是一片荒郊,因几代军阀都在这里建立兵营或粮仓,又是在呼兰城的南面,当地老百姓叫这里“南大营”或南仓。现为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

萧红在《呼兰河传》书中写到:“有一天,他们把我带到南河沿去了,南河沿离我家本不算远,也不过半里多地。可是因为我是第一次去,觉得实在很远,走出汗来了。走过一个黄土坑,又过一个南大营,南大营门口,有兵把守门,那营房的院子大得在我看来太大了,实在是不应该。我们的院子就够大了,怎么能比我家院子更大呢,大得有点不太好看了,我走过了,我还回过头来看”。这就是当时萧红去过的南大营,离萧红发家很近。

“南大营”过去这里建有孔子庙、钓鱼台、石公祠、天后宫、大仙堂、清爽亭、引杯亭等古迹。后来,由于多年失修,原来的一些古迹已被破坏,文物散失,现仅存有文庙庙、钓鱼台、石公祠等建筑,经过修缮后,已经对游人开放。

文庙

文庙,又称孔子庙,座落在南大营的最北端。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历经十年,于1937 年全部完工。南北长160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建筑群由崇圣祠、大成殿、东庑、西庑、大成门、棂星门东华门西华门状元桥月牙河组成。牌楼前的状元桥宽5米,桥下有半圆形的水池。牌楼主体结构为两排明柱,侧配斜脚,顶架横梁。中间大门宽5米,上悬“棂星门”三字,东西配门为“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两座牌楼。大成殿面积300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3间,高7米。正面8根红柱映衬木雕画门,端庄大方。东西庑殿分列在大成殿两侧,面阔五间,进深2间,面积各为140平方米,6根通天柱间排列彩门,与大成殿浑然一体。全庙没有塑像,各立木牌。大成殿正位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左为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右为复圣颜子、述圣子思。东西庑殿列孔门历代贤哲。大成殿后另建一崇圣祠,祭祀前五代祖,面阔5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为159平方米。

呼兰文庙在1929年举行第一场祭孔典礼,1935年以后成为正式祭孔场所。以后,由于建年已久,曾经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失去了当年的面貌。

为了传承孔子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呼兰的文化底蕴。呼兰区几年来陆续投资,对文庙进行重新修缮。委托山东曲阜市三孔公司,依据孔庙最高规制完成文庙修缮布展工程。文庙已经于2015年10月对外开放,目前共展出包括塑像、神龛、牌位、供案、牌匾楹联、祭器等四十多种物件,为哈尔滨市乃至全省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文化活动场所。

钓鱼台

呼兰钓鱼台位于在呼兰老城区,现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外墙的东南方,靠近呼兰河北岸。

钓鱼台建于1923年(民国12年)。整个建筑为砖混结构,高出地面5米。北侧阶梯15级,台上东,南,西三面有护栏,面对呼兰河。台南面雕刻“钓台”两个大字。台上放石桌一个。

钓鱼台当年是由驻呼兰陆军中将绥海镇守使石得山所筑。如今,在钓鱼台东侧还有一座砖石建筑牌坊,建筑面积26平方米,高15米,坐北朝南。牌坊南面上雕筑“丰功伟业”四个字,是为石得山所立的功德碑。

石得山为什么建钓鱼台,在呼兰有很多版本的传说。最早的是我1982年发表在《黑龙江艺术》的散文“南大营遗址拾零”所述:

“在靠近呼兰河边处有一片偌大的坟地,是呼兰城一家大地主家的。这家大地主几辈中出了很多当官的,有的做到知府,当知县的,还有给皇宫把大门的。所以,年年一到清明节,这家的高官达贵,名门闺秀套着大车小辆前来祭祖,以图步步高升,光耀门庭。在这家坟地的北侧,也有一块坟地,是驻守呼兰军阀石得山的祖墓。当时,老军阀闯南奔北,不但官没升,反而越当越小,他找来阴阳先生来坟地看风水,那个先生告诉他,这里原是一块青龙盘踞的宝地,可惜南面的坟地正骑在青龙背上,风水让人破了。他给石得山出招破风水,你建议修一座钓鱼台,钓起青龙嘴,让青龙喝不到呼兰河水,干渴而死。石得山听信了阴阳先生的话,马上修筑了这座钓鱼台,并且在钓鱼台里放置了无数刀枪箭戟来刺杀青龙”。不管这种说法有影没影,这座钓鱼台现在却实实在在地放在这儿。

1975年,呼兰农业学大寨“围河造田”,呼兰河改道,钓鱼台下已经没有了河水。现在,钓鱼台又进行了维修,人们来到这里,望北望是萧红故居,望南望,是哈尔滨新区,往事悠悠,让人发古之幽思。

石公祠

石公祠座落在呼兰文庙和钓鱼台中间的中轴线上,形成了“南大营”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石公祠是绥海镇守使石青山为其哥哥,二十年代驻呼兰陆军中将绥海镇守使石得山将军逝世后建造的纪念堂。

祠堂为三间正房厅堂,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为中国三十年代西式砖混结构。祠堂前脸上方女儿墙处雕筑“石公祠”三个大字。祠前 15米处有牌楼一座,四楹四开,楹雕“带砺河山”四字。石公祠院内陈放着一座高2.2米,宽0.9 米的石碑,正面题为“陆军中将绥海镇守使石公祠玉泉碑”。碑文近三千字,纪念石公生平事迹。

据资料记载,石公祠的石公者,石得山也,字玉泉。生于奉天(今辽宁省)辽源县。民国元年年底,外蒙哲布尊丹巴在沙俄支持下,分兵三路南下内蒙,在很短时间内,先后侵占了昭乌达盟北部和多伦、张家口以北及阴山北麓广大地区,匪氛颇为猖獗。1913年,石得山率骑兵团参加了反击蒙古叛军的战斗,毅军与石得山团乘胜收复经棚,击破蒙匪叛军三千余人,击毙叛军统领三吉迷吐、五喇嘛等大量官兵,立下了赫赫战功。1921年吴俊升调任黑龙江,石得山随任陆军混成旅第一旅旅长,驻守呼兰,并被任命为绥海镇守使兼东荒剿匪总司令。当时庆城(今庆安)、望奎等地匪患严重,石得山剿匪转战数年,捣毁匪巢200多个,救出难民500多人。1924年在庆城马家桥营的剿匪途中病死,其战绩上报到北京,当时的北洋政府下达大总统令,追赠石得山陆军中将衔。

在***中,***破“四旧”,推倒了石公祠院内的两座石碑,一个折断,一个破损。最近,经过维修,石公祠恢复了原状,成了呼兰一处著名的古迹。

呼兰天主教堂

呼兰天主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东大街路北,是一座建于20世纪初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法国传教士戴志达主持修建。1999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呼兰天主教堂主体建筑是一座双塔型法国式教堂,类似于巴黎圣母院,高35米,青砖外墙,东西18.3米,南北23米,建筑面积836平方米。堂内欧式穹隆大厅,宽敞明亮,有两排红漆明柱。整个教堂青砖瓦土木结构,具有浓厚的欧式建筑艺术风格,建筑中所有,门、窗均用青砖砌成拱形。原来在第二层楼两塔中间处悬挂着黄铜铸造的大钟,钟体高1.05米,周长0.95米。现在,大钟已经不存在,在主体建筑两座塔楼中央顶端镶嵌着红铜制成的十字架。

教堂的左右两侧分别立有耶稣和圣母玛利亚雕像。

历史上,围绕这座教堂发生了许多故事,因修建这座教堂,未经当地政府官吏呼兰厅理事同知及副都统衙门批准,竟以利诱加威胁的手段擅自向当地旗人乡绅购买土地、房屋等,触犯了清朝法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呼兰教案”。

清同治初年至光绪末年,外国传教士依仗法、英等国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呼兰所属各地共建大小教堂14处,侵占土地2 800余垧,房屋400余间,发展教徒数千人。传教士野蛮跋扈,霸占农民田产,收买流氓歹徒入教,欺压良民百姓,造成教民和民众的对立,酿成多起“呼兰教案”。

城守尉投河案。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惯盗陶有才聚伙抢掠旗丁乌成宁阿家,被官府逮捕正法,并没收其房地财产。翌年春,陶有才之弟陶有德从外地回来,向官府申诉,房地被退还。但陶有德仍不甘心,加入巴彦苏苏天主教,以天主教作靠山,拨弄是非。八月,巴彦苏苏天主教传教士纳依尔然出头,带领教徒到陶有德家,使人叫来乌成宁阿,非法逼跪审讯,得知陶有才抢劫的赃物,均被官府没收。八月十七日,纳依尔然率教民闯进城守尉府,领崔常瑞出来询问,教民王忠义用马鞭殴打常瑞。城守尉惠安穿便服出来制止,王忠义又殴打惠安。有人告诉他;“这是城守尉大人”,教民们大叫:“打的就是大人”。于是群起殴打惠安,惠安被打得血流满面,衣服被撕破,鞋被打丢。官员们见状十分愤怒,一齐上前抓住打人凶手王忠义、陶有德、萧信、关付才和传教士纳依尔然。惠安从大局出发,释放了传教士,派人护送到旅店,并提供饮食。将王忠义等人送往户司讯问,传教士没提出异议。但纳依尔然回巴彦苏苏之后,却另打主意。他请呼兰同知奎瑞验伤,并呈报驻北京法国公使,诬称呼兰城守尉使人破坏教堂。法国公使向清廷提出无理要求,事态扩大。光绪四年(1778年)四月,黑龙江将军命驻巴彦苏苏的副都统恩和查办此事。惠安感到身为朝廷三品大员,被传教士等人当面侮辱,并被打伤,自己有理,反被诬陷查办,气愤难平,遂投呼兰河自杀。惠安投河,无人知晓,尚以为其潜逃。黑龙江将军又命盛京刑部侍郎铭安、冯誉骥来呼兰继续查办。传教士纳依尔然已离开呼兰回北京,教徒王忠义等人全部逃走,此案无法查证。铭安等只得依据乌成宁阿等人提供的情况结案。判城守尉惠安以“三品大员”、“便服斗殴”之罪,交刑部议处;传教士纳依尔然,“干预讼事,听令教民先殴长官”,由该国自行处理。教民王忠义等人逃走,命令各处"严加缉拿"。清廷以惠安擅离职守,“部议革职”。次年春,呼兰河解冻,惠安尸体飘出,人们才知道惠安早已自杀身亡。

传教士杀人案 。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天主教法国传教士贡罗斯,购买呼兰窦玉、侯希春、傅永春等人盗卖站丁郭定恒、于财2人土地三段21.2亩,准备修建教堂。地主郭定恒凭地照到呼兰副都统衙门控告,经衙门审讯将地产断归原主。贡罗斯不服判决,以“倘误教堂兴建日期,即缴龙票”(龙票是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发准许传教的执照)相威胁,继续备料,修建教堂。旗营领催富森布、来仓等基层官员,士兵不平此事,到贡罗斯寓所前的工地上与之讲理,阻止修建教堂。贡罗斯蛮横逞凶,开枪打死领催来仓,激起众怒。旗兵关成阿将贡罗斯抱住,贡罗斯提枪又要打人,被旗兵依凌山将其两臂按落,子弹打在贡罗斯自己的左腿上,贡罗斯被绑至副都统衙门。贡承认强买土地,不服官判并开枪杀人罪行。副都统博栋阿将案情上报黑龙江将军衙门,将贡罗斯送回巴彦苏苏天主教堂候审。六月贡罗斯竟一反常态,改口称“四月三十日,有不相识数百人,各持器械闯入寓所,未容理论,照面就打……,情急用枪打死抢枪犯1名,并说:“决不来呼兰对质”。又以“旗兵滋事”呈报法驻京公使。七月黑龙江将军衙门派佐领德成去巴彦会同呼兰厅理事同知,到巴彦苏苏天主教堂找贡罗斯,法国李教士回答:“贡罗斯已于六月二十四日接到本国主教来文,谕令其驻往营口,二十六日已离去”。其实是贡罗斯暗中逃跑。副都统衙门迅速派人四处堵截,但贡罗斯下落不明。八月十二日法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声称:在呼兰贡教士被殴打受伤,房中银钱财物抢掠一空,共伤32处,腿成残废不能行走,贡为保护自己枪毙一人,贡教士应交法国自己处理,总理衙门应责备地方官没保护教士房屋财产,并以严惩不法闹事各人。同时提出要求,要中国方面赔偿调理伤病、往来费用以及损失银钱器皿等,共折白银3 000两。法国公使派驻天津总领事狄隆赴呼兰等地查办教案事宜。狄隆则强调来仓等人为匪行抢,被贡罗斯误伤致死,贡罗斯被众人夺下枪之后被打伤左腿,坚持定要惩办旗兵,究其地方官监禁教士之罪。黑龙江将军文绪、呼兰副都统博栋阿等地方官,坚决要求先办理杀人者偿命,后办理财产之赔偿,双方互不相让,辩论数十次,协商数月,没有结果。最后总理衙门在法国公使的压力下,命将领催富森布监禁2个月,甲兵依凌山等9人各鞭责40,窦玉等3人盗卖他人土地杖80、监禁2个月。一场传教士杀人案就这样不了了之。

著名女作家萧红小学时代的同学田慎如因反抗封建婚姻,得罪权贵,悄然在这座天主教堂修道院作了修女,萧红曾经到这里看望她。后来,同样的命运也落到萧红的头上,为此,她与家庭断绝一切关系,曾一度想像她的同学一样在此作修女。

解放后,呼兰区天主教堂曾是呼兰第五中学所在地。2002年,呼兰五中移地重建。呼兰天主教堂进行维修,周围建成了万米健身广场,立体花坛和景观灯,花卉与树木立体交汇,成为广大市民一个集建身、休闲于一体的景观场所。

呼兰清真寺

呼兰清真寺,始建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由回族乡老王某牵头在呼兰河边兴建。

初年的清真寺,当时仅有草房3间,是一座简易的礼拜场所。随着回族人口的增多,原清真寺已不能满足需要,由王某之子筹集资金扩建清真寺。扩建遭到当地驻军和八旗人阻挠,教众商议请王乡老到奉天向高州镇总兵左宝贵求助,左宝贵亲题匾额派军用马车运抵呼兰,并将此事报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将康熙御笔书九龙匾一块御赐呼兰,扩建得以正常运行。

扩建的清真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青砖围墙,对厅在东面,每逢伊斯兰教节日开大门,平时开南小角门。大门外挂有“清真古教”、“认主独一”匾额两块。礼拜殿由大殿和窑殿组成,门前高悬九龙匾和左宝贵匾额,殿内可供200人礼拜。大殿为“明三暗六”结构,交错起伏,飞檐四出,青灰色的垄瓦覆顶,显得格外壮观。窑殿为二层方形,殿顶镶有银白锡,重130公斤窑顶,四角镶有龙形雕塑。礼拜殿壁木雕,多为花卉和经文;窗户、殿门多系剔造木雕花卉;砖雕、石雕也全是浮雕的花卉图案,为整个建筑增彩添辉。对厅南面西侧是1栋砖房小暖殿,是冬天礼拜所。东侧1栋,是沐浴室。对厅北面西侧为殿长室、“海里凡”宿舍、讲堂;东侧为女沐浴室、水房子、女礼拜堂。大殿后身有2间架子房——存放亡人的地方。整个寺院对称、协调、雅静,是一座有主体、有陪衬自成系统的中国宫殿式古寺。

东北沦陷时期,呼兰河水逐年东浸,危及清真寺。1953年,窑殿拆除,1954年,清真寺理事会做出迁寺重建的决定,经县政府批准在和平街8间砖瓦平房处重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聘请沈阳东寺白立谦为教长。

1956年,礼拜殿竣工,比原礼拜殿多一层窑殿。北面5间砖瓦房分别为小暖殿、会客室、教长室。东面5间为四掌教宿舍、沐浴室,青砖围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县政府出资修葺大部分大殿和其它建筑,教众在这里过宗教生活。


点赞 1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家居风水入门视频讲解,轻松学习布局设计,卫生间风水布置,风水宝地挑选等全方位知识

淅川最好的风水宝地在哪里

重庆江津风水宝地

买房风水软件: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水宝地

八仙下棋风水宝地出什么人才

住宅风水宝地的赞美词,不要错过这7个选择!

阳宅风水教学:如何选取合适的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种生基改运 种生基改运法介绍

武鸣风水好吗,广西武鸣区十大风水宝地

四面菊花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书籍

哈尔滨经纬度坐标是多少?哈尔滨所在经纬度

哈尔滨JAVA专业

哈尔滨江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哈尔滨江北房子多少钱一平米

贵州奇石风水宝地在哪里

广西贺州桂岭朱砂冲风水宝地

哈尔滨婚纱摄影工作室,婚纱摄影工作室和影楼的区别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现在叫什么?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是几本

哈尔滨车市二手车市场位置

坤山卦向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