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声鹤唳,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宣传了,朋友圈也没庆功蛋糕了。”
某头部小程序短剧平台资深主编周青( 化名 )跟知危编辑部这样说道,他描述的是小程序短剧行业的现状。
在一个多月前,知危编辑部曾经还报道过小程序短剧行业,彼时写的还是,“ 小程序短剧播放量动辄破亿,圈子里捷报频传,各家庆功蛋糕上的数字不断突破新高。”
只是没想到,在文章发出去后不到一个礼拜,小程序短剧就迎来一系列监管:
先是广电总局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短剧治理工作,随后抖音、快手、微信等各大平台先后宣布,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
据爆款短剧《 无双 》制片人所说,“ 最近有上万部短剧被下架,或者上不了。”
以咪蒙系出品的《 黑莲花上位手册 》为例,眼看着就是一部年度爆款,陡然间就因为 “ 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 ” 被下架。
至此,蒙眼狂奔一年多的短剧,踩了一脚急刹车。
谈及这场动荡带来的最大影响,众多从业者都跟知危编辑部提到了同一个词,“ 信心 ”。
这种信心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比如,整体行情的变化。
事实上,在下架的剧集里,有很多都是存量赚钱剧。11 月里,就有 2 部日充值过千万的,在三天内被下架。
这种情况下,市场变得极度萎靡,哪怕是大平台对于剧集上新都谨慎了许多,各平台手里都积压了很多剧。
“ 现在大家都信心不足,大盘( 充值总数 )每天只有不到 3000 万了,以前巅峰的时候能到 7000 万。”
在行业宏观之下,业内人自身同样对于内容方向感到迷茫。
作为一个资深的短剧编剧,小雨已经不止一次感觉到同行间这种心态的变化。
“ 以前大家抓到观众喜欢的爽点,就是前面疯狂打压,后面突然爆发。大家都在频繁地使用这个结构,然后现在突然说这种东西不可以写,那就要重新地去摸索观众的爽点,或者探索新的内容形式,所以现在就是比较迷茫。”
小雨还提到,现在骂人的人不能有,耳光推动剧情更是别想了,类型也不行了,得改成是做梦,实在想写主角复仇,那也只能是为了惩恶扬善。
至于怎么判断剧情会不会过于激烈或者敏感,事实上,大家都不清楚,“ 只能说,不劳而获、色情擦边、复仇侮辱、炫富这种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 现在审核的标准可以说没有标准,就和灭霸的手套一样,倒霉了,选中你,就下架,哪怕没有明显违规的。” 周青略显无奈地说道。
他之前做了一个古装剧,因为担心监管下过不了审,就把暧昧镜头全部剪掉了。
而更惨的是那些在立项之初,定位就是复仇爽,对标《 腹黑女佣上位记 》或者《 黑莲花手册 》的剧集,它们面临的要么是大改,要么是停掉。
“ 复仇其实是大家总结出来一个比较成熟的写作模式,就有点像以前好莱坞三幕式一样,现在这条规律不能用了,那能写什么呢?” 小雨的问题萦绕在每一个编剧心中。
至于应对的方向,周青也只能给出一个不是答案的回答,“目前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说收一收,探索新的方法论需要时间。应该大家之后会放弃一些过于激烈或者敏感的剧情,但总体套路还是不变的。爽是小程序短剧的精髓之一,不可能放弃的。”
当产业上游还在解决内容母题的时候,下游早已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一位抖音影视剪辑博主跟知危编辑部说,“ 现在做短剧的混剪分发,已经到了用影视剧的一些离谱片段做开头然后接短剧内容的地步。比如我放一个奥特曼开头,然后转折一下,接短剧的剧情。”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解释说,“ 这就是爽点不够的情况下做的一种改变,要不然真没啥看的,都是老套路。”
贴在短剧身上最大的标签,除了有 “ 题材雷同、低俗擦边的内容乱象 ”,“ 一夜暴富的神话 ” 同样是一个舆论乐于炒作的话题。
事实上,这种情况存在很大的幸存者偏差。
“ 这就是光见人吃肉 没见人挨打。”周青回应道,“ 也有吃肉的,少。”
关于收入,据微信在 10 月 13 日发布的《 微短剧小程序广告激励政策 》,微信平台会首先收取 20% 的技术服务费,但目前仅收取 10% ,其中 5% 会返利给企业作为广告金。剩余的部分,才由短剧的出品、制作和分销这三方按自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而在知危早前的报道里就提过,短剧生意最大的成本就在于投流( 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这样的平台上进行短剧切片的信息流投放 ),当时只要 ROI( 投产比 )大于 1.15 就能继续投,因为投流带来了大于其金额的充值。只要能循环下去,基数大了利润就高了。而一般 ROI 到小于 1.1 的时候,平台就会放弃继续投流了。
行业内常讲 “ 赚十块投九块 ”,很多微短剧投流金额都会占充值金额 80% — 90% 的比例。
大部分短剧平台的毛利润也就是百分之十几,在扣除了腾讯的 “ 过路费 ” 以及回款的税点之后,真实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赚钱。
尽管腾讯会给 5% 的广告金作为返还,但短剧很难在腾讯平台找到合适的投流方式,所以这部分广告金最终一般是以七折的价格卖出去。
周青告诉知危,“ 在这项政策实施之后,已经有大批团队开始亏损了。”
真算起来,“ 短剧危机 ” 从那时候就已经埋下伏笔。不过,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显然很难让 “ 热钱涌入 ” 冷静下来。
只要行业在高速增长,再低的毛利率总归能挤出来利润。
“ 很多冲进来的人都不懂内容,剧本再烂都能卖出去,内容为王就是一句口号。” 周青这样描述那时候的行情。
有的团队赌性之大,甚至自己垫资给大平台拍戏,版权也不拿,只靠收益分成赚钱 —— 博的就是爆款,业内俗称 “ 零元购 ”。
但,监管来了。
“ 肯定有很多人血本无归 ”,周青又补了一句,“ 我自己投的剧,受最近这波封禁影响,都被压了很多价格,从稳保本到不破千万( 指总流水 )就赔钱。”
“ 一个剧,制作成本 50 万,只能卖 40 万。如果剧没有到分成线,亏损可不止那明面的20%的,对团队的打击也非常大。”
一个团队一个月基本就一到两个项目,很多剧组成员都会选择成为剧的投资方。
行情好的时候,很多固定团队每月都有奖金拿。而现在行情遇冷,即便流水过千万,真正能赚钱的剧也有占 3% 左右。
大平台还能靠着余粮挨过寒冬,但一大堆剧组,投资人,还有小的投放方就没那么幸运了。“ 很多花几十万拍的剧,就跑几千块。”
知危编辑部问道,“ 那大家还一窝蜂挤进来吗?”
“ 虽然惨淡,但大家还是觉得行业出清完就好了。” 周青停了一下,又缓缓说道:
“ 主要是现在外面也没其他好投的,目前有什么好投的项目吗,没有吧?”
关于短剧的未来,业内也有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在监管之后,行业走向正规,会开始往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去靠拢,正儿八经地讲故事,制作画面精良、情节铺垫合理的剧情。
也有观点认为,短剧本来就是兴起于短视频平台,受众是基于之前培养起来的看视频快节奏习惯,短剧的快节奏和高密度的爽点是改变不了的。
谁的观点正确目前还不好说,但可以看到的是,那些大制作,有爆款的团队受监管风波的影响并不大。
“ 目前对我来说还没有影响,我的爆款比较多,所以档期都排得很满。” 某爆款短剧导演还跟知危编辑部表示,“ 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现在拍的短剧剧本逻辑经得起推理了,整体质量也提高了。”
当问到他成本提高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他回答,“ 我一般都在 60 万以上,一百万的也拍过。”
可比的数据是,现在大部分短剧的制作成本还只在 30 万到 50 万之间。
在这波大洗牌之下,短剧内容、拍摄手段、制作水准以及商业变现都将出现新的变数,小程序短剧未来或将向精细制作靠拢,赛道逐渐沦为职业玩家的天下。
当知危编辑部问到短剧头部平台点众科技的董事长陈瑞卿,政策监管会给短剧行业带来什么?
陈瑞卿表示,“短期内有影响,长期看是好事,降降温发展会更健康。否则行业门槛那么低,谁都能去做短剧,做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会带来很不好的社会影响。我觉得规范后有实力的公司才会参与进来。”
或许关于短剧最大的命题,还是它何时能从一个流量生意,真正成为一个内容生意。
撰文: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