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被降为老兵是什么电视剧

2024-04-11 09:23 影视资讯

司令被降为老兵是什么电视剧的情节?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那个六分区司令陈大雷,级别到底有多高?

介于旅长和团长之间的“准旅级”。

陈大雷是新四军某军区的六分区司令员。

要弄清楚陈大雷这个六分区司令员是个什么级别,就得先弄清楚新四军的军分区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我军实行四级军区体制。

即野战军司令部兼一级军区,比如三野兼华东军区、四野兼中南军区。

然后下面是兵团司令部兼二级军区、军级指挥部组建的三级军区(省军区)以及师级单位所兼的四级军区(军分区)。

但要注意的是,此时我军已经发展到500多万兵力,其军区的级别设置与抗战时期是有所不同的。

而抗战时期,我军是一级军区、二级军区和军分区的“三级体制”。

就拿新四军来说。

抗战后,新四军军部兼华中军区机关。

这个“华中军区”就是一级军区。

华中军区之下,辖有若干二级军区。

如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军区。

这些军区机关由新四军各师师部兼。

比如新四军第一师师部兼苏浙军区机关,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五师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七师兼皖江军区。

各师的师长就是各二级军区的司令员。

军分区属于二级军区的下属,按军队编制往下推也能知道,军分区机关该由新四军的旅部兼。军分区司令就是各旅旅长。

如第八旅兼盐阜军分区,第八旅旅长田守尧就是军分区司令;第十旅兼淮海军分区,第十旅旅长刘震就是军分区司令。

插一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经整编,辖七个师,十八个旅,外加一个独立旅。

七个师长中,一人牺牲,三人授大将,一人正国级,两人副国级。

十九个旅长中,两人牺牲,三人授上将、十人授中将、一人授大校,三人在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可以说,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新四军的旅长就等于是开国中将。

(叶飞上将,曾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所以别看电视剧中的六分区实际只有一个连的兵力,陈大雷被戏称为加强连连长。

但陈大雷并不是营连级。

按照惯例,他在担任六分区司令前,至少应该是某主力团的团长。

比如当年赵汇川少将在出任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前,就是团长。

还有张太生少将在担任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前,就是副旅长兼团长。

由于部队发展了,根据地扩大了,于是他们就调到了新组建的军分区担任领导,负责搭班子和带队伍。

陈大雷也一样。虽然他是虚构角色。

但以剧中的设定来看,他被委以重托,负责六分区的经营。

他在担任六分区司令期间,如果能把这个新建军分区的领导班子搭起来,并带出1~2个团的队伍,那他就是旅长了。标准的旅级干部。

如果搭不起班子,也带不出队伍,那他就只能回原部队任职。还是主力团长。

所以说,剧中陈大雷级别应是“准旅级”。

他已经是团长,团级干部了。他能不能再进一步,成为货真价实的旅长,要看他在六分区的作为。

需要强调的是,八路军的旅,与新四军的旅是两个概念。

八路军并非是“军级”建制,而是比军更高一级的“军团”建制。

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红军在改编为八路军的过程中,被刻意压缩编制,所以才只辖三个师。

而理论上,抗战时期的“军团”(集团军或路军),普遍都是下辖两个以上的军。

比如晋绥军的两个集团军,第六和第七集团军,就分别下辖两个军。

所以,八路军的师,实际应该是军,与新四军的级别一样

比如129师建立的晋冀鲁豫军区,115师组建的晋察冀和山东军区,120师组建的晋绥军区,就与新四军的华中军区平级。(所以今天才会把八路军的三个师与新四军并列,而不是把八路军与新四军并列)

八路军的主力旅,尤其是早期组建的六个主力旅,实际上应该是师。与新四军改编后的七个师一样

比如386旅组建的太岳军区,就与新四军第四师组建的淮北军区,第三师组建的苏北军区平级。

而八路军的主力团长,尤其是抗战初期组建的十五个主力团团长,实际与新四军的十九个旅长平级,甚至还稍高。

如建国后在授衔时,八路军最初的十五位团长,就有六人授上将,六人授中将。(另有两人牺牲,一人投敌)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云龙这个角色是被《亮剑》的作者给坑了。

估计作者当年在创作了,忘了我军还有军区架构。否则区区一个独立团,怎么可能下辖八个营呢?

按照真实历史,如果李云龙的独立团下辖八个营,早就该被上级升格为新编旅,或是拆分使用了。

而李大团长也应该高升为129师下辖的某新编旅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

蒋委员长不给正规番号,人民武装就不发展了吗?从来就没这回事的。

军分区在当时大多是旅级,因为军分区下属可以编制到团。

比如,新四军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1942年3月组建,司令部由18旅兼任,司令员刘先胜(1955年中将),辖3个团,分别是52团,高宝独立团,江都独立团。三位团长1955年两位授大校,一位少将。

开国中将刘先胜

作为小说嘛,看你怎么理解。其实新四军八路军都一样,各军分区建立的时候真实作战主力能有一个小团(5个连700人)是常态。1941~1942年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候,USA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开始大扩军,1943年才真正在太平洋战场进行全面反攻,倭国也才将主力作战部队逐步抽掉去支援。也就是1941年底,八路军新四军开始精兵简政,将部分主力地方化,才有各地军分区的建立。

在抗战时期,为了扩大抗日对伍,领导们于是创造性的搞出了很多军区。象一些大的军区,就比如剧中提到的江淮军区,也就是个旅级单位;还有就像《亮剑》中陈赓的太岳军区也是个旅级单位。但为了扩大队伍,就从一些比较大的作战单位中抽出一部分骨干,组成一个架子,让该单位负责人自主发展,自行扩充。有本事,你可以天天吃肉,没本事你就喝西北风。当时的情景真就如李云龙说的一样。

回到正题,局中的江淮军区是个旅级编制,而陈大雷的六分区充其量也就是个团级编制,而陈大雷手下当时能作战的部队也就一个主力连。当时八路军的部队就是靠这些空架子部队发展壮大起来的。从空架子到真正满员,再到超编超员,变成新的番号,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陈大雷就是团级,并且还是个空架子团级主官。就这么简单。

2、《亮剑》丁伟出身于四方面军,为什么称呼副总指挥为“老***”?

本人没当过兵,快40了,前两天骑自行车,下坡路就把双手放离开把手,路上一个军人看见了,对着我喊了:***好,***好!这很正常呀,我骄傲了吗?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丁伟的原型就是开国的少将钟伟将军,钟伟将军一开始的时候呢,参加是平江起义,然后就加入了红军,那个时候平江起义的部队可以说是彭德怀元帅的起家部队,在这之后,彭德怀元帅担任第三军团的***,钟伟也在这第三军团里,所以从道理上来讲二者之间的关系很亲密。

当然也有人说了,丁伟一开始说自己跟李云龙和孔捷都是四方面军的,那为什么四方面军出来的人会叫彭德怀叫老***呢?

其实彭德怀元帅的身份也挺特殊的,他是少数几个同时指挥过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的人,也正是因为彭德怀元帅身份的特殊性,所以也在红军内部,彭德怀的地位确实也挺特殊的。

在甘肃完成会师之后,三个方面军曾经一起联合在彭德怀的指挥之下,共同对 *** 的部队展开扫尾活动,在这之后,第四方面军也曾经受过彭德怀将军的指挥,进行多次配合作战行动,所以四方面军的老战士遇见彭德怀元帅说一声老***也并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其实说起来的话这个理由有点略显牵强,毕竟李云龙和孔捷提到彭德怀元帅之后,也没有称呼老***,证明四方面军的战士对于彭德怀元帅还是有另外的称呼的,而老***这个称呼也是丁伟对于彭德怀的一种特殊的称谓。

不过从道理上来讲的话,(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钟伟将军曾经也在一定的时间内算得上是红四方面军的人,钟伟将军曾经是红十五军团的人儿,红十五军团有一部分的不对是来自于四方面军,这么说起来的话,也应该是在这个时候,丁伟和李云龙,孔捷一起相识,并且三个人成为铁哥们。

不过说起来山西的铁三角,其实丁伟的性格和李云龙孔捷比起来的话有着本质上面的不同,丁伟这个人太喜欢瞎琢磨了,而且他的战略思考能力是三个人里面最强的,由此可见丁伟这个人的出生并不简单,肯定是接受过大思想熏陶,也就是和当时的中央距离特别近。大家别忘了,丁伟是在什么条件之下,去李云龙的新一团当团长,是在丁伟要去延安学习的时候,结果李云龙犯了错误,彭德怀被逼无奈之下把丁伟给撤了下来,丁伟这个人的能力,以及他的经历可以看到的就是他和彭德怀等中央的关系比较近,所以他的经历应该和李云龙孔捷等人有着本质上面的不同才造成这样的结果,只不过三个人有可能因为是一起捣蛋的关系,所以关系比较近。

3、《亮剑》中,段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你怎么看?

抗战剧《亮剑》中,段鹏推了一车小米,在县城摆地摊时,与日伪军发生了严重冲突,被化妆进城与安插在皇协军中线人接头的李云龙和警卫员魏和尚恰巧碰上。

见段鹏这小子是个练武之人,功夫和身手不凡,就出手巧妙地将其救下,亮明了身份的李云龙让其干八路打鬼子,在答应让边区政府照顾其娘,解决了段鹏的后顾之忧,就随李云龙到了部队,穿上军装成了独立团的战士。

剧中的段鹏,能和魏和尚过招,显然有两下子,跟着魏和尚,都在李云龙身边,在魏和尚被黑云寨土匪打黑枪牺牲以后,就成了李云龙的警卫员,承担起团长的安全保卫工作。

抗战胜利以后,段鹏成了李云龙所部华野某纵队第二师侦察连连长,在与***第89师少将师长楚云飞所部的战斗中,炸毁了数门给第二师带来巨大杀伤的美制大口径榴弹炮,并俘虏了一名中校炮兵参谋。

在担任侦察连连长期间,段鹏多次保护了师长李云龙的安全,在李云龙率领侦察连深入敌后执行穿插任务时,被楚云飞所部迫击炮炸伤,生命垂危,是段鹏拼死将李云龙送到华野野战医院,为救师长之心切,与医院发生了冲突,并不惜向医护人员下跪。

解放战争结束以后,段鹏成了C军某团参谋长,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军区政治部肋令退伍,是C军代军长李云龙爱才心切,将段鹏保了下来,教训段鹏再管不住裤裆里的玩意就剪下来喂狗了,段鹏保证绝不犯错误。

在金门战役中,段鹏率侦察兵上岛,获取了楚云飞守军的情报,尽管陷入了楚云飞军队的包围,但最终突出了重围,返回了福建前沿的C军。

段鹏将被迫害的李云龙从军中救出,希望老***能够隐名埋姓地躲起来,等待这场运动结束,再东山再起,但性格倔强的李云龙不愿向现实低头,最终用楚云飞送他的那把雄性勃郎宁小手枪,在自己的住宅内开枪自尽。

段鹏抢出了李云龙的勋章等遗物,在李云龙 *** 的会上,段鹏将勋章等老***的遗物奉上,与几个老兵痛哭流涕,追思怀念老***。

与李云龙、赵刚、丁伟等将军的命运比起来,校官段鹏的结局还算是完美的,至少未受到运动大的冲击,在其人生最黑暗的时期,是爱才的老***保全了他的军职,让其能够继续在部队服役。

李云龙还是段鹏走上***道路的引路人,将段鹏由一个庄稼汉,塑造成一个我军的侦察兵人才和指挥员,李云龙对段鹏有知遇之恩,段鹏对老***也是忠心耿耿,俯首帖耳,俩人尽管是上下级关系,但却有着超出常人的深厚情谊,实话实说,为了李云龙,段鹏即便掉脑头,都是在所不惜的。

在《亮剑》中没有明确交代段鹏最后怎么样了,他最后一次出场是与丁伟交手。但在小说原作中却有写到段鹏的结局,他在老***李云龙的保护下,也没有受到大运动的冲击,算是得以善终。但原作和剧中有一些出入。

段鹏一个苦出身,在李云龙的提携下走上***道路,最后也做到了团级中校。他对李云龙的崇拜和感激,已经到了不可替代的地步。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也算是一条汉子。

在李云龙和魏和尚去河源县城赴楚云飞的宴时,路上碰到了段鹏,眼尖的魏和尚一看段鹏推车的手臂青筋爆出,就知道是个练家子。

李云龙也是爱惜练武之人。便上前亮明身份,段鹏说“八路打鬼子是好样的,但俺不行,俺家有老娘”。后段鹏遭鬼子欺负,李云龙出手相助,并帮他安置好老娘。

此后段鹏便死心塌地的跟着李云龙干。他和魏和尚都是李云龙的左膀右臂,后来魏和尚被土匪打死,他就成了李云龙唯一的警卫员,还曾跟着李云龙缠了一身 *** ,去楚云飞那里赴宴。

后来李云龙与楚云飞的89师狭路相逢。两人虽然惺惺相惜,但战场上绝不相让,两人都身负重伤。段鹏跟疯了似的抬着李云龙到野战医院,心急如焚的他甚至给医护人员下跪,当得知给李云龙做手术的是日本人时,当时就想拿枪毙了那日本人,好在赵刚及时赶到。这也是段鹏的真性情流露。

建国之后,段鹏受到李云龙的提携,担任了c军b团参谋长。但因作风问题,差点儿就被转业,在李云龙的力保下才留在了部队。但李云龙对他的批评是毫不留情,为的就是让他长点儿记性。

很快那场大运动来临。李云龙被***们抄了家。他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当即派自己的兵去***。可当时的环境已经由不得曾经威风的李大团长了。

李云龙被撤销了职务,还关了禁闭。段鹏带着他的部队去抢夺他的老***。可是李云龙不愿意走。他这人行得端走得正,不想蒙冤。最后用楚云飞送他的枪自杀了。

段鹏取下李云龙身上的三枚勋章始终带在身上。他知道老***总有一天会被 *** 。至此段鹏也在没了联系。

直到李云龙被 *** ,段鹏才将他的三枚勋章公布于世,并且亲自赶到李云龙的追悼会上,他深深的鞠了三个躬,泪如雨下。

好在段鹏在这场运动中没有遭受破害,最后安享了晚年,结局还是不错的。

在电视剧《亮剑》之中,段鹏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李云龙收到楚云飞的邀请去河源县城赴宴。李云龙与他的警卫员魏和尚一身汉奸的打扮招摇过市,而此时的段鹏正推着一车小米在街上叫卖。魏和尚拿掉了眼镜,直接对李云龙说:你看此人青筋暴起,一定是练过铁砂掌。而且他一手夹着一个麻袋,丝毫不费劲。一看就是练武之人。

李云龙对爱武之人很是爱惜,他上去假装买小米,然后低声问了段鹏:兄弟,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窝在家里卖小米?练武之人应当有血气!


当段鹏问李龙是何人时,李云龙手指伸出了一个八字。段鹏看了看四周,小声的说到:八路打鬼子是好样的,只是俺不行,俺家有老娘。李云龙一听,你小子算了吧,还是在家窝着当顺民吧。

后来受到了鬼子的欺负,段鹏与鬼子大打出手,多亏了李云龙,伸手一拉,段鹏才躲过了一劫,后来在无意之中得知了李云龙是独立团团长,从此段鹏就跟着李云龙走上了***的道路。

李云龙爱惜段鹏的功夫,把他也安排成了自己的警卫员。作为李云龙的左膀右臂,段鹏和魏和尚一直被李云龙当做兄弟一样看待,只不过后来魏和尚被土匪杀害,段鹏就成了李云龙唯一的警卫员,还曾跟着李云龙缠了一身 *** 去楚云飞那里赴宴。


后来解放战争打响,近水楼台先得月,段鹏被任命成了李云龙二师的侦察连连长。侦察连也被李云龙视作是部队的一把尖刀,在淮海战役中,与暂7师的以及与楚云飞八十九师的战斗之中,李云龙都亲自带领这支侦察部队,指挥敌后穿插作战。

后来与楚云飞的89师师部狭路相逢,一段老朋友之间的寒暄,慢慢的演变成了互相的炮击。楚云飞和李云龙都身受重伤,段鹏带着士兵抬着李云龙,一路大呼小叫,直接奔赴医院。对于李云龙的崇拜,段鹏已经深入到了骨髓,看到老***的负伤,他真的是心急如焚。

看到是日本医生为李云龙主刀,他气得直接掏出了手枪,准备枪毙他。被及时赶到的赵刚一脚飞踹,带着士兵灰溜溜的走了。

对于段鹏而言,李云龙不但是他的***更是他的兄长,以及他***的引路人。建国之后,段鹏受到李云龙的提携,担任了c军b团参谋长。但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而致使女方怀孕。一度被勒令转业回家,是李云龙上下托关系,才使得他避免被转业。不过对于段鹏的训斥,李云龙丝毫没有留情,对于段鹏犯这样的错误,李云龙始终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

由于李云龙的部队驻守在厦门,在金门岛作战失败之后,李云龙就命令段鹏组织梁山特种部队,这也是基于山本特种队对李云龙的启发。

只不过李云龙没能走到收复金门的那一天,***的爆发,使李云龙遭到了***的抄家。从没受过这么大委屈的李云龙勃然大怒,他命令段鹏率领特种兵***造反派。但当时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允许李云龙由着性子干,随即李云龙就被撤销了军务,被关了禁闭。


段鹏带着自己的部队前去抢夺李云龙,结果李云龙不愿意走,他认为,作为一名军人,这样的出走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再联想到无法洗白的冤屈,他绝望极了。在段鹏的眼皮底下,拿出了楚云飞送给他的勃朗宁手枪,开枪自尽。

段鹏伤心欲绝,他取下了李云龙身上的三枚勋章,即使是在如此的政治环境之下,他也始终把它带在身上。因为他知道李云龙的冤屈,终将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自己的***决不能遭受这样的不白之冤。

之后段鹏就失去了联系,原著说是孔捷抚养了李云龙的孩子,但我想作为好兄弟的段鹏,一定在其中承担了不少的责任。直到李云龙被 *** 之后,段鹏才将他的三枚勋章公布于世,并且亲自赶到李云龙的追悼会上,他深深的鞠了三个躬,泪如雨下,注视着李云龙的遗像,久久不能离去。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4、突围的时候,伤兵是不是扔了不管?

第二野战军赫赫有名的战将肖永银,心中就有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斗中,由于战场形势所迫,肖永银在率队突围的过程中,没有把与敌人搅在一起的三百多名伤员和旅直属队干部带出来,以致让他们落入敌手,这件事让肖永银长时间念念不忘,为之抱憾多年。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遭到了蒋军更加疯狂的围攻,这让初来乍到、立足于稳的将士们处境相当困难。为保存力量,绝地生存,刘伯承与邓小平分兵抗敌,他们令各纵队分头行动,以旅为单位,各自游击,牵制打击敌军。肖永银的18旅在分兵后,主要活动在湖北麻城一带与敌人周旋。

1948年1月间,18旅在麻城以北地区与敌人四个军(师)捉迷藏,当时敌众我寡,地域狭小,而双方互不知情,所以有时说不上就迎头撞上。

肖永银的18旅是六纵司令员王近山的拳头部队,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过汝河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形势危急万分,是肖永银率部强渡汝河,在围堵之敌中,杀开一条血路,让刘邓大军涉险突围,转危为安。

肖永银有个外号叫‘横扫八百里’,他打仗便宜全占,吃亏不干,智勇双全,很有一些名堂。当部队运动至湖北大悟县附近时,为了阻止从黄陂方向开来的敌28师对东侧不远的邓小平的指挥部构成威胁,肖永银率部攻占了县城,将28师吸引过来,随后18旅与其交火,达到目的地后,肖永银即撤下部队,脱离战场。

18旅甩开敌人到达王家店时,随队行动的六纵副司令员韦杰看到部队非常疲惫,便主张休息一夜再走。肖永银虽然认为此时情况不明,颇有顾虑,但最后还是听从了韦杰的主张,夜宿王家店。但警觉的他,让部队分驻王家店四周,加强警戒。把伤员和旅直属队安排在村内休息,在布置上力求可进可退,以防万一。

但人算不如天算,有时危险就在你想不到之时发生,巧合也无时不在。就在这一天,从罗山插过来的蒋军整编11师也来到了王家店。11师是蒋军五大主力之一,装备精良,打法强悍,曾在抗日战场上有过不俗的表现。

师长胡琏有‘军狐’之称,狡如孤,勇如虎,是蒋军中屈指可数的悍将。我军在前前后后也没少吃胡琏的亏,众所周知的金门战役之败,主要原因就是因有了胡琏的参与。

11师的先遣便衣队侦查到了王家店有我军驻扎,立即报告,狡猾的胡琏迅速判明了18旅的 *** ,马上组织优势兵力,对王家店四面进行包围,发起攻击。

因为敌人是在黑夜中抵近突然袭击,且火力强大。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下,不长时间,十八旅就已很难支持,肖永银知道敌众我寡,不能恋战,必须马上乘天黑,在敌军尚未合拢的空隙处突出去,否则就要遭到灭顶之灾。

他马上收拢部队准备突围,但是王家店内的伤员和旅直属队干部大多没有武器,现在已经和楔入村内的敌军搅在一起了,如果要救出他们必须要集中兵力发起冲锋,而此时四面都与敌人激烈交战,已无兵可调,况且倘若冒险让部队攻入村内,一旦被四面的敌人压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肖永银陷入了两难境地,而四面的枪声越来越近,显然敌人的包围圈已越来越小。时间刻不容缓,再不能犹豫了,肖永银只能痛下决心:迅速撤出战斗。他命令部队迅速从尚未合拢的空隙处打出去,自己殿后指挥收扰后卫部队,边打边撤,而村内的伤员和直属队干部,他已无力救出来了……。

事后,肖永银亲自前往指挥部,向邓小平政委请罪,再后来,在大规模的整军运动中,肖永银又因为他的决定而遭到了部队官兵的无情批判。而在他的内心深处,王家店之战也成了一个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看影视剧的时候,里面的军人对于受伤的战友一般都会说“不能丢下一个兄弟!”这话听着很有人情味也很提振士气。而现实的战场上究竟如何呢?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姥爷的哥哥,年轻时在 *** 部队当过兵,是“抓壮丁”的那种,后来侥幸逃回来捡了条命,据他生前和别人讲,他们的部队在和日军作战时,他见到过突围的日军把重伤无法动弹的士兵活活烧死的处理方式。还说,没想到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毫无人性,对待自己的伤兵居然也毫无人道可言。

他的这种说法在后来的历史资料里也有记载,看来此言不虚。其实他可能不了解,在开战初期,日军对待伤病也是可以的,作战行动中的伤员会及时后送,获得充分的治疗,以便伤愈后尽快返回部队作战。但在战争后期,战场形势对日军极为不利,战争物质资源匮乏时,日军就表现出疯狂的一面,再加上这些伤兵本来就基本上都被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洗脑”,被俘是一件极为可耻的事情,而为天皇陛下尽忠则无尚光荣。所以包括突围作战时,是不可能带着丧失行动能力的伤兵的,那样会拖累整个行动,把所有人都搭进去,所以日军就鼓励伤兵自杀或与敌同归于尽。对于有些对自己下不去手或已经不能动弹的瘫痪伤兵,就会帮他“补一刀”或者集中到一起焚烧处理,这时候可能就有还活着的伤兵。还有一层考虑是怕这些伤兵泄漏军事机密。

人对自己人都是有点人性的,别管日本鬼子,美国鬼子还是 *** ,对待伤兵的方式甚至是打扫战场时对阵亡士兵尸体的处理掩埋等,都会对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强弱起到很大的作用。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感情有多少,有多深,比如小鬼子,他们在军国主义洗脑下,为天皇而战,在战争初期有能力的情况下,一般伤兵还是可以得到较好救护的。后来败局已现自顾不暇,对待伤员尤其重伤员就表现出疯狂的一面;美国人生命至上,对战士生命看的比较重。其实这也是建立在美军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基础上的,比如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被包围的美陆军第一师,就在强大的空运和陆路运输力量的帮助下几乎没有留下一个伤员。

而 *** 在抗战时期和内战时期是不同的,抗战时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共御外辱,打仗很大程度上是自愿的,这个时候对于受伤士兵也是尽力救护的,当然突围时是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没有美军那样强大的运输力量,即便是心有余力也是不足的

内战时兵源很多是通过“抓壮丁”的方式来的,小编在老家村子里就曾见过为了逃避被抓壮丁而把右手食指剁掉的老人,这样被抓去的士兵,本身就厌战,他们之间,以及他们和长官之间有多少感情战友情可言?就是平时战斗中负伤也基本上不把他们当战友看待,也就是当成炮灰,何况在突围的情况下,不过那些伤兵倒是乐意被抛弃,只要不在抛弃时被杀掉,他们很快就会被 *** 俘虏,得到优待进行救治,很多士兵伤愈以后就加入了 *** 的阵营,这也是 *** 战斗力、凝聚力强大,能很快打败 *** 军队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语:在各***队,自己的伤员一般情况下都会去救治,这个第一可以提振士气,士兵没了后顾之忧。第二个这些受伤的士兵都是老兵,救治伤愈以后可以迅速补充部队的战斗力。而在突围时情况特殊,除了美军等后勤实力强大的军队,一般都不具备这个现实条件,带着伤员突围会导致所有人都逃不出来。所以突围时除了一些日军比较极端地处理方式外,伤兵自愿留下阻敌,或者看运气等着被俘,或者与敌同归于尽就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以上@历史看历史的回答希望题主满意,欢迎朋友们指点评论留言。

伤兵当然要管,这个问题不解决,谁还跟着你打仗?但是,在困难情况下,尤其是突围情况下,伤员的处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时候,这个问题也是很残酷的。

我们在红军时期,就有活不缴枪,死不丢尸的传统。对于伤员,是能带走就带走。比如说,在红军长征的时候,朱德总司令知道有一批伤员无法带走,就命令将运输的枪支烧掉,腾出运输的牦牛运走伤员。朱德说,有人才有枪,不能丢下一个伤员。就这样,红军烧掉了宝贵的枪支,抢运出了这批伤员。

还有的时候,我军指挥员会让出自己的马匹运送伤员。很多当年的指战员都有这样的回忆。有的伤员就是靠骑***的马,甚至是拽着马尾巴走出草地的。

但是,在一些危急时刻,无法将一些伤员带走,尤其是一些重伤员带走,就只好就地安置了。有条件的是安置在有地下党组织的地方。比如当年彭德怀下井冈山,在江西遇到了地下党组织,就将滕代远和邓萍一批伤员留在那里养伤,后来这批伤员都伤愈归队了。

如果是在没有党组织的地区,留下来的伤员的命运就不好说了。一般是找当地老百姓托为照顾,留下钱财作为养伤的费用。这些伤员有的被好心的老百姓掩护救治,也有很多被***抓走的。

总之,在突围前,安置伤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也要看部队平时的政治思想工作,如果觉悟高的话,一般被留下来的伤员是没有怨言的。

而且,还有一些重伤员为了不拖累部队,主动要求留下来的。比如当年的红军高级将领徐彦刚和熊厚发,都是重伤后主动留下来,后来牺牲在敌人手中的。

相比之下,我们对于敌人丢下的伤员,都尽力进行救治,这让敌人十分感动。有大批的敌方人员,就是由于我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弃暗投明参加了我军。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些无数的先烈牺牲换来的。相信有他们的精神指引,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到来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5、《跨过鸭绿江》演员为何不用董勇?

管他谁,谁演的好,谁就是志愿军。

董勇在《彭德怀元帅》中是准男主角,此前一直出演正面角色,他凭着朴实憨厚的特点,精力充沛和结实的身体,真诚坦荡的性格,塑造了许多好角色,一直是观众信任和和喜欢的演员。

他在《彭》剧中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真实可敬的彭德怀元帅,虽然外型有差距,但他的许多特点与真实和人们心中的彭总有一种内在契合,因此演起来自然,看着舒服,人物鲜活真实可信。

《跨过鸭绿江》的导演未选董勇,首先从制做规模和这部电视剧在战争史中的地位以及其它诸多因素考虑,不想有代入感,毕竟《彭德怀元帅》已经播出多时,已经被人们接受,并变成一种固化。每个导演都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求新求异都遵循独特的风格,而且每个优秀的演员都会有功力创造出不同于别人更加丰富的形象,而不是暂时顺应观众的欣赏习惯。

丁勇岱是个戏骨级别的演员,在《跨过鸭绿江》剧中,他是排在唐国强之后的主演。他演的彭总也有自已独特的风格,能够立得住。虽然他头发不似彭总密实坚挺,外形面相稍老,满脸烟尘色,但对于身处战争前线的他来说,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真实的再现。

导演在拿到剧本后,首先要看剧情来选择适合的演员。《跨过鸭绿江》与传纪片《彭德怀》不同,《跨》剧中的彭德怀由于是志愿军司令员,且表演的场景主要在志司內,而在志司内还有好几位与他有对手戏的人,如姚刚(洪学智),刘之冰(邓华),王挺(韩先楚)等,因此,要求彭总饰演者表演要更加立体,要刚柔相济,有血有肉。

董勇在《彭德怀》传纪中的表演有些"刚",观后给人的感觉彭老总只会"横刀立马","横眉立目",吹胡子瞪眼。

看过《跨》剧后,感觉丁勇岱的彭总表演的十分到位!

6、《长津湖》战役中击毙或俘虏的对方最高长官有多大官职?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毙伤俘的敌军最高长官是团长。最近热播的电影《长津湖》,将朝鲜战争中这场惨烈的战斗再度呈现在世人面前,引发了热烈关注。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长津湖战役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给了美军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俘虏了美军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不过该团长在后来因重伤死亡。他也是我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击毙或俘虏的敌军最高长官。

在电影《长津湖》中,面对已经中枪倒地的美军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伍千里连长(吴京饰演)不让弟弟补枪。在真实历史中,麦克莱恩却并不是在长津湖战役的现场被立刻击毙,而是在重伤昏迷后,被我军俘虏,只不过他伤势太重,没过多久就死去了。对于当时的我军而言,能够俘虏如此高级别的美军指挥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宣传价值,甚至在国际上也是很有影响的大事,将其俘虏产生的各方面作用,远比将其击毙更有意义。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第31团团长麦克莱恩是在29日凌晨,在指挥部队撤退的时候被志愿军俘虏的。不过,当时麦克莱恩带领的并不是第31团,而是第31团级战斗群,该战斗群主要负责在长津湖战役中执行断后任务,掩护主力部队陆战一师撤退。当时,麦克莱恩承担着影响战局的重要责任,因而作战压力较大,在指挥中出现了较多的失误。

尤其是在面对志愿军进攻时,他误以为是美军的增援部队抵达,兴奋之余,竟然亲自迎上去,准备向“友军”询问情况,结果被志愿军士兵当面开枪打伤并昏迷不醒。随后,志愿军将其俘虏,并进行了救治,但是由于伤势过重,没多久就不治身亡了。当然,在我军的规定中,对于昏迷的敌军军官,也是不允许补枪的,这一点和电影里的差不多。

原因在于,将敌军军官俘虏,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参与到行动中的士兵是要给予嘉奖和立功的。对于那些已经退出战斗的敌军军官,他们本身是没有战斗力的,而其也丧失了继续抵抗的意志,将其开枪打死,事实上是无关大局的。然而,如果将其俘虏,并且进行一定的宣传和政治活动,比如将其被俘视频公布,或者对其进行审判,让其悔罪认错,这都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件,足以给敌军士气和其国内的民意造成沉重打击。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长津湖被俘虏的美军指挥官麦克莱恩,他虽然是第31北极熊团的团长,但是他当时却并不是在指挥北极熊团作战。在美军编制中,北极熊团是陆军第7师第31团,而当时参加长津湖作战的,是美军第31团级战斗群。也就是由北极熊团的基础主力为框架,编入防空兵、炮兵等组成的加强战斗群。

在美军的记载中,第31团级战斗群归联合***第10军指挥和管辖,毕竟部队的编制是行政编制,但是部队的作战编成要根据实战状况随时打乱重组。在第31团级战斗群中,包括第31团的迫击炮连、第3营等部队,加强了陆军第7师第32团的第1营、第57炮兵营所属的A连、B连、第15防空炮营D连。整个团级战斗群共有兵员3266人,另外,该团级战斗群编制有500多名韩军士兵。

不过,虽然长津湖战役中,北极熊团并没有全员出动,但是其大部分主力都参与了战斗,而且还有记载称,第31团的第2营也曾驰援长津湖支援第31团级战斗群作战,不过目前还没有历史资料能够证实这一点。根据历史记载,第31团级战斗群前后有3000多人参战,但只有1600多人突围出来,其中大部分是伤员,没有受伤的只有300多人,已经彻底丧失了战斗力,算是被全歼了。

志愿军在俘虏麦克莱恩的同时,还缴获了第31北极熊团的团旗,这是非常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这件事情发生后,美军也在1963年彻底撤销了第31团的编制,“北极熊团”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中。似乎美国人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消除那段难以启齿的历史,但是北极熊团的团旗却一直被我国保留了下来,在军事博物馆展出,让人们都能回想起志愿军在朝鲜的峥嵘岁月!

上校团长,北极熊团的,随后中校代理团长也被击毙。同时也是整个朝鲜战争中击毙的最高级别美军军官。虽然美军有一个中将和一个少将在战争中死亡,但都不是被击毙或被俘

风雪长津湖,美军陆战1师铁马冰河噩梦来!

抗美援朝老兵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此战,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牺牲的一名高级将领胡乾秀,当时是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

胡乾秀(1916-1950)1929年,他就参加了红军,被老***谭震林和战友们称作“老虎”,由此可知他的能力。作为主力部队的师级干部,假如没有牺牲的话,到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很大可能可以获得大校,甚至是少将军衔。(可以对照当时和他一起参战的其他师长、师参谋长,后来到1955年评了少将的。)

胡乾秀

胡乾秀在前线的指挥部,遭到美机轰炸,多名指挥员当场牺牲,胡乾秀的大腿被炸断,虽然被送回了师部,但是由于缺乏药品,胡乾秀最终还是因为股动脉大出血牺牲,牺牲时年仅34岁。胡乾秀的第三个儿子在他牺牲20天后出生,为纪念他,妻子给孩子取名为“忆朝”。

另外,杨根思,也是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杨根思,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当时是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他负责防守下碣隅里的一个1071.1高地,美军要跑,他们的陆战一团向这个制高点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狂攻。在打退敌人的8次进攻后,3连阵地上弹药已经打光了,人员所剩无几。这时候,我军增援部队还未赶到,美军又发起了第9次冲锋,英雄的杨根思,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抱起一个 *** 包,大吼一声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保住了阵地!

交战双方兵力。

在这场战役中,我志愿军参战的第9兵团,就是威名赫赫的华东野战军第9兵团,兵团司令兼政委是大名鼎鼎的黄埔一期毕业生,华野猛将宋时轮!

华东野战军,雄兵百万,将星熠熠!既有叶、王、陶(叶飞、王必成、陶勇),更有许、宋、王(许世友、宋时轮、王建安)。在各主力纵队中,尤其以许世友的9纵和宋时轮的10纵让 *** 军队心惊胆寒!“排炮不动,必是10纵。”比如,在淮海战役中,10纵在邱清泉兵团的猛攻之下,就是死战不退,最终,号称 *** 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兵团只有灰飞烟灭!

解放后,华野9兵团下辖第20军(原华野1纵)、26军(原华野8纵)和27军(原华野9纵),可以说,华野精锐差不多都在9兵团这里了。而且,看着兵团有3个军兵力,但是,这三个军都配属加强了30军的各一个师,所以,实际兵力已经达到了12个师,共15万人!

美军第10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个陆战一师了。

每当美国想干涉别的国家地区事务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想起,我们的航空母舰在哪里?但是,打了再多炮弹后,始终要送军队上岸才行。如果把美国的远洋舰队比作钢铁长臂,那么,美国海军陆战队就是这只长臂最前端的铁拳。

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支两栖雄师,而其中最威名远播的王牌师,自然是陆战一师。陆战一师是历史最悠久,参战最多,战功最大,因此美国人也把它称为“美利坚之剑”!

战果!

志愿军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奉命统一指挥东线集团的进攻作战。作战任务是击退美10军,力争歼灭美陆战一师。

这时,美陆战一师沿着长津湖两岸分兵冒进,宋时轮据此决定在长津湖一带展开兵力,以我军27军担任主攻,以20、26军担任外围的穿插迂回,要为这个骄横的美陆战一师,布置一个里外三层的铁桶阵,目标就是灭了它!

战斗打响后,美军陆战一师,两万多人,被我志愿军9兵团一段一段地分割在从真兴里到柳潭里的公路上。

可以说,这样的情况下,我志愿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可惜的是,当我9兵团在长津湖展开兵力的时候,恰逢长津湖地区迎来50年不遇的大降温,气温一下子就下降到了零下30多度,而我9兵团士兵,当时是从东南沿海准备 *** 的作战准备环境中一下子调来冰天雪地里,敌机封锁,部队的后勤供应非常困难,很多部队入朝几天就发生了粮荒,而且发生了成批成建制的冻伤!比如,在伏击阵地上被整连冻死的冰雕连!

冰雕连

可以说,要不是因为天气严寒,我志愿军战士被冻伤那么多人,这次长津湖战役解决美陆战一师,没有问题。

最后,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大难不死的美陆战一师才逃到了东海岸的兴南港。他们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这也意味着“联合***”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

长津湖一战,美陆战一师自己统计的伤亡4418人,非战斗减员7313人,遭受到它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惨败。以至于许多年后,他们当时的作战处长鲍泽上校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

“幸亏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讯设备,否则陆战一师绝不会逃离长津湖。客观地说,陆战一师不过是侥幸生还。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队不顾伤亡的狠命追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噩梦。”

虽然没有歼灭美陆战一师,但是,志愿军成功全歼美军第7步兵师的第31团。因为该团成立于1917年,曾经被派去干涉刚成立的苏联,所以称为北极熊团。

志愿军先是在新兴里的战斗中,打死31团的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缴获了北极熊团的团旗。几天后,下一任团长费斯中校也在突围中被志愿军击毙。短短几天,北极熊团的两任团长都被我志愿军干掉了,所以这个北极熊团的士气彻底崩溃,最终难逃被全歼的命运。

资料:《抗美援朝》、《美***队战败录》!

7、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为什么没有听到令人振奋的军号声?

据老兵回忆,抗美援朝战场上是有吹冲锋后,也有不吹冲锋号的。打南韩军队时必吹冲锋号,韩军如惊弓之鸟,闻号而逃。而打美国英国乒时则采取坑道战,隐秘不宣,以小号作为号语,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打得美国英国兵

心惊肉跳。

不能吹军号吧!

大家可能清楚,志愿军刚开始是秘密入朝,初次与联军交手也没有公开身份,导致美韩几仗下来一时摸不着头脑。如果吹我们特有的冲锋号,那不就等于告诉敌人……

“我们是中国人民 *** ”!

而且,起初也没叫志愿军,叫志愿部队,想必也是政治上的需要吧。

但是,本人应对题目也产生了疑问,几次战役,美军已知道中共参战了,咱也基本上不用藏着掖着了,冲锋时怎么还不吹军号?

等看到双方谈判时才有了眉目,那个北朝鲜人南日是主角,解方和邓华基本不说话。这说明,咱不是直接与美开战,是北朝鲜,咱只是帮兄弟。

这就说明,就算战场上吹号,也应该是朝鲜人民军吹他们的语调。

再者,以电视剧叙述来看,我们基本上都是坚苦的防御战。比如上甘岭战役,那是在坑道中神出鬼没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吹号不是给联军当靶子了?

至于三十八军打掉南朝鲜师应该有大场面镜头(可惜不知咋回事儿,没有),但朝鲜人吹没吹号不得而知,毕竟咱只能“捡阅”那段历史“战记”,一切还得遵从导演的安排。

以上是我个人想法愚钝,不对之处还请见谅!

谢谢!

8、《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突击队是如何在树堡中坚守38天的?

树堡,是依托南天门上一颗千年参天大树修建的永备工事,这棵古树历经沧桑,几乎已成活化石,十分坚硬,按剧中的说法,航空炸弹投下去都无济于事。

在地表,土木工程出身的日军指挥官竹内联山,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优势,在南天门顶,他将整棵树掏空,并凿出了大量瞭望口和射击口,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射击。在地下,则将根部延伸区域全部挖空,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地下室,并存放了大量武器弹药以及粮食补给。整座南天门上的地下甬道四通八达,最后在树堡汇聚,树堡就像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枢纽,竹内联山的指挥部就安在这里。

当然,从横澜山阵地看过去,这些隐藏在地下的通道以及工事是看不到的,所以虞啸卿在拿到美国人的装备后,踌躇满志,认为倾虞师全部兵力,以武器装备的优势全力压过去,定能将南天门一举南下。龙文章知道,他的这位师长的想法过于简单,因为他和烦了两人亲自渡过怒江,到达南天门的日军阵地抵近侦察。在看到了日军如蚁巢般的地下甬道时,他意识到,如果真按虞师和他那群美国参谋的计划那样强攻南天门,那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

在经过一场沙盘推演后,虞啸卿被彻底打败,他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南天门从正面不可能被攻破。这位每天只睡4小时,意志坚如钢铁的军人,被彻底击倒了。

这时,龙文章才向虞啸卿提出了他的计划,这个计划其实早在他渡江侦查时就已经成型,那就是挑选两百老兵,从日军的排污管道爬进去,摸到半山石,然后直掘进去,直取主堡。

冷静思考后,虞啸卿向龙文章问出了一个现实而又残酷的问题:汽油桶做成的通道,只能容纳一个人爬行,一个伤亡,一具尸体就能挡住所有人的进路,怎么办?

龙文章冷静的回答道:后面的人用炸弹炸开,离炸点最近的那个人,用身体挡住爆炸,以免波及后面的兄弟。

直取主堡,然后死守,两百老兵携精良器械据尖要险石之地,大有可为。

刚跌落到谷底的虞啸卿,仿佛重新活了过来,他向龙文章郑重承诺,在你们刚攻上半山石时,虞师全部人马便开始渡江总攻,四个小时,只要坚守四个小时,虞师便和你们会师主堡。

虽然虞啸卿的承诺掷地有声,但是,南天门之战发起之前,龙文章就已经预料到了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他也做好了过江后,突击队可能会坚守的准备。当虞啸卿告诉他只要坚守四个小时时,龙文章其实是做好了坚守四天的准备,因为他知道***一贯的习性,纵然是一腔热血的虞师座,有些事也不是他能掌控的。

果然,尽管自己做了提前预期,最后的结果仍然完全出乎龙文章的预料,突击队拼死过江占领树堡后,虞师竟然取消了攻击计划,虽然这不是虞啸卿的主意。于是,本来是以两百老兵为先锋的一场突击行动,在唐副师座的口中变成了一次可有可无的渡江侦查。等待龙文章他们的,将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坚守。

在突击队刚攻到树堡时,携带喷火器的何书光,在与一名日军交战中,不慎将日军原本囤积在树堡的粮食全部烧毁,这意味着,这一百号多人在接下来的日子,将要忍饥挨饿,孤军奋战。

在树堡坚守了数天后,给养终于来了,不过是美国人的飞机扔下来的空投。在大雾弥漫的南天门,空投不可能精准的投到主堡那么小的阵地上,结果就是,绝大部分空投都被日军抢去了,突击队每次都要付出几条人命的代价,才能抢到一箱。

讽刺的是,有一次抢到的竟然是一箱乒乓球,原因是美国人操作失误,误把乒乓球当做粮食了。不过,到后来,美国人的飞机也不来了,因为他们认为,空投都被日本人抢了,也没有投的必要了。这么一来,突击队也不必因为捡空投死人了,只有等着被饿死了。

同样,日军也因为给养被断,情况比龙文章他们好不到哪里去,无力对树堡发起新的进攻,双方就这样耗着。在坚守了38天后,虞师终于等来了进攻的命令,很快,南天门上的日军被肃清,龙文章等人被从树堡中救了出来。此时,原先的两百老兵已经伤亡大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人,也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这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南天门之战,其故事原型来自抗日战争时期的松山战役,只不过,在真实的松山战役中,像龙文章那样异想天开的打法是不存在,***完全是从正面强攻,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才将松山阵地拿下的。

松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雄踞于怒江西岸,山顶海拔2200米,山势险峻,山峰棋布,沟渠交错,地形十分复杂。

1942年5月,日军进驻怒江西岸,随后将松山作为警备中心、进攻据点和防御支撑点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并开始在以松山为中心的区域修建阵地工事。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松山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于是日军大本营决定将松山建设为永久性防御要塞。维持,日军缅甸方面军15军令第56师团派出工兵联队,并从中国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强征民夫1670余名来修筑工事,工事修筑好后,这些劳工全部被活埋。

1944年5月,日军在松山地区的防御体系全部修建完毕。整个工事群由7个据点构成,分别是滚龙坡、大垭口、松山、小松山、大寨、黄家水井、黄土坡、马鹿塘,每个据点均以数个最坚固的母堡为核心,四周有数个子堡拱卫,共有子母堡40多座,互为侧防。《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里面的南天门主堡,就是类似据点中的一个。

日军的碉堡修建的极为坚固,1946年,方国瑜教授曾进入日军的松山工事,描述了工事的内部构造:

敌堡垒主体构筑,大部分为三层,上作射击,下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仓库;更于下层掘斜坑道,其末端筑成地下室,又有于下层之四周筑地下室者。堡垒上掩盖圆径至70厘米之木桩,排列成行,积四五层,上铺30毫米厚的钢板数层,积土厚逾1米,虽山炮命中,亦不能破坏此坚固工事。堡垒出地面之四周,安置盛满沙石之大汽油桶,排列三重,桶间复加钢板数层,桶外被土,故150毫米榴弹重炮命中不能破坏,内部所受之震荡亦微。堡垒内三层之间,亦盖以圆木径50厘米者二三层,故上层倒塌不致影响下层。堡垒外围遍布蛛网状交通壕,以连接各主要阵地,甚至步兵炮亦可移动。且交通壕侧壁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并连缀大量散兵坑。部分据点外设有铁线网两三道,纵深4米。随着堡垒阵地群的建成,整个松山也将近挖空,状如大型蚁巢,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电灯、供水俱已解决。因伪装良好,无论空中还是陆上,均不易查觉也不易破坏。

这样的防御工事,对进攻的一方来说无疑是噩梦。

就在松山工事构筑完毕后一个月,中***队在滇西战场就拉开了反攻的序幕。1944年5月,20万中国远征军集结滇西,进攻龙陵、腾冲和松山,准备打通滇缅公路。原计划腾冲是主攻方向,但是***的作战计划被日军窃取,日军将龙陵和松山的主力调往腾冲,***对此毫不知情,继续按原计划攻击,结果损失惨重。

直到在交战时缴获日军的一份作战命令,才发现早已泄密。随后,远征军总司令部调整作战计划,右翼20集团军继续攻击腾冲,而左翼11集团军由防御转为主动攻击龙陵、芒市,展开全线反攻。

但是,在日军的强力反扑下,进攻腾冲、龙陵的***均被击退,双方陷于胶着状态,滇西战场全线告急。而松山还在日军手中,***的弹药粮草等只能靠人力、畜力从大后方翻越山路转运,这时间正好是滇西雨季,山路泥泞,运输极为困难,根本无法保障前线作战需要。要想保持持续攻势,必须要将松山拿下。

松山,成为扭转滇西战局之关键。

防守松山的部队,是日军第56师团第113联队,以及师团直属野炮第56联队1个大队,常驻兵力3000人。不过,在此前,松山守备队长松井秀治大佐已经率联队主力增援龙陵,松山的留守兵员只有约1340名,除去伤兵和后勤人员,实际作战人员只有不到千人。但就是这区区不到千人的日军,生生把松山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给***造成了十分巨大的伤亡。

战役初期,担任松山主攻任务的是宋希濂麾下第11集团军第71军的新编28师,指挥官是第71军军长钟彬。

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正式打响,新28师82团率先攻击松山外围的阴登山阵地。阴登山坡度达到七十多度,到处都是暗堡,远征军进入阵地100米内日军才突然开火,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冲击山顶的第3营伤亡惨重,仅剩一个排。其他的方向的进攻也不顺利,均被日军击退。

6月6日,82团调2具美式"巴祖卡"火箭筒、3具M2火焰喷射器投入战场,步兵越过日军阵地上的铁丝网,冲上山顶,与日军展开肉搏。但日军隐藏在反斜面的火炮突然向山顶轰击,在炮火的猛烈打击下,远征军不得不撤出山顶。

日军在松山战场上对远征军的反击,基本和龙文章与虞啸卿的沙盘推演情况一致。

6月28日,日军航空部队的六架飞机飞到松山上空,给防守的日军空投了弹药补给,这是松山战役以来日军飞机首次出现,使得日军士气大受鼓舞。而远征军由于连日进攻不利,士气低下。6月30日,远征军司令部决定换下第71军,由原先作为总预备队的新编第8军担任主攻部队,第8军军长何绍周为战役总指挥。

这里要说一下这个何绍周,此人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打过不少仗,颇具军事水平。不过,何绍周还有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那就 *** 的元老级人物,时任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侄子,人称"侄帅"。这也是电视剧中虞啸卿的原型,在剧里面虞啸卿也是有位身居高位的父亲,妥妥的军界新星,前途无量。

何绍周接手松山主攻任务后,从7月2日到9月7日,共组织军队对松山发起了九次进攻,日军阵地一点一点被远征军攻占,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9月7日,日军松山守备队指挥官真锅邦人焚烧军旗后独自一人发起"死亡冲锋",被远征军击毙,自此,松山战役取得完全胜利,何绍周以"指挥松山战役,战果辉煌"被授予" *** 勋章"。

当时龙文章组建突击队之初虽然考虑到万一虞师总攻部队有可能不能及时接应突击队,所以让部队携带了4天的口粮,弹药则是尽可能多的携带。为此还遭到了虞师的“斥责”,虞啸卿向他保证最多四个小时就能攻上山顶与突击队会合。然而实际是突击队死守了一月有与才等到了虞师,而突击队已几近覆灭!

以当时突击队携带的弹药和口粮断不能在南天门的树堡里坚守如此长的时间,之所以成功既有突击队200余官兵的决死一战,又有上天的眷顾吧。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武器弹药问题,幸运的是突击队在占领树堡后,发现日军为了在此坚守储存了近一个营的武器弹药,一下子让龙文章不用再为武器发愁了。不过粮食就犯难了,本来日军也在树堡储备了大量的粮食,按照烦啦的说法足够突击队吃一年了,可是当时放粮食的仓库里躲了几个日本兵死不出来,何书光一激动用喷火器给点了,上千度的高温直接让粮食全烧没了,为此被炮灰们起个外号“何烧光”。所以口粮就暂时只能靠携带的那一部分维持,把四天的口粮分为八天吃。

原本以为八天时间虞师怎么也能打过江来了,可是随着上边的不允,进攻越来越渺茫,只能依靠“麦师傅”联系空投了,而突击队为了抢夺这些物资牺牲了许多人,包括“麦师傅”在内。麦师傅死后由“全民协助”继承他的位置继续联系空投事宜,就这事靠着这些许的空投物资,突击队才在数千日军的持续围攻下坚持了那么久。

其中尤以抢夺空投物资最为凶险,因为不论之前有多么猛烈的炮火掩护最终等突击队冲出去时候这些火力支援都要停止,而日军在无数次的交锋中早已学乖了,只等突击队冲出之际才全力开火射击。基本上每次都是先以对岸地面火炮弹幕射击和轰炸机轰炸清理出空投场地,约100米见方,然后运输机开始空投物资,在落下之际,突击队阻止人员冲上去抢拖那些箱子,而其余队员则做最大火力的掩护,尤其是重机枪和巴祖卡基本不能停息,全力压制日军重火力,同时以手榴弹和掷弹筒连续投掷将抢箱子人的侧面炸出一道泥浆墙尽可能的阻挡日军的视野,然后就是看队员的速度了。基本上每次都得牺牲几个,多则五六个少则一两个。

就是这样龙文章率领川军团的炮灰们和虞师的特务营精锐们在这里死守了整整38天,把一个营的日军武器装备和弹药都打光了,到虞师发起总攻终于冲上树堡时,突击队仅剩1颗手榴弹和几发手枪弹了,而这些本是要用来自尽之用的。

点赞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张瑞希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沉香如屑电视剧演员表?沉香重华大结局

安家徐文昌结局是什么?电视剧安家徐文昌身世

章子怡阿妩是什么电视剧?章子怡 阿妩

蒋勤勤饰演的佳慧是什么电视剧

tvb电视剧看风水

陈紫函的电视剧

电视剧新京华烟云结局是什么

一仆二主电视剧杨树看风水哪集

罗湛是什么电视剧

潜行者电视剧演员表 潜行者电视剧演员表九当的演员表

周冬雨和刘奕君演的电视剧,周冬雨和刘奕君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激战电视剧演员表 激战电影

电视剧爱的阶梯演员表

值得一看的电视剧推荐几部?优酷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爱闪亮电视剧演员表

搞笑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橄榄树电视剧剧情

中央八套电视剧节目表,中央八套电视剧频道回看

淑女飘飘拳电视剧什么时候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