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玉强 潇歌
正大街是萍乡的历史老城街,萍乡在1700多年前设县建府后,就有正大街。这条街西有鳌洲书院、中有孔庙,东是县衙。城墙紧贴着街边,城墙下就是萍水河。悠悠的河水从街边流过,见证着正大街的沧海桑田,萍乡的历史变迁。
毛委员曾十次来到萍乡。一九二O年11月,第一次来萍乡时,就到过正大街,并借宿在鳌洲书院。在考察萍乡文化教育和农村社会情况后,在书院写了6封具有先进思想和***初心的信件给友人。
正大街有多条浓厚文化气息命名的巷子。如学前巷、武官巷、周兴巷等。有多家有历史有故事的百年老店,如杨胡子米面店、老九和布店、黄仁记药店、戴氏湘绣店等,它们都见证着这条街的悠悠岁月。
正大街上名人辈出。现代最有名的要数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黄海怀。他生于正大街武官巷张崧岩祠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黄海怀从5岁开始便喜爱戏剧,尤其痴迷音乐,常常跑到剧场看戏、听音乐、学胡琴。在街上遇见拉二胡的算命先生必尾随其后,为听曲子常迷途而不知返,是当地有名的“痴琴伢子”。1952年,17岁的黄海怀考入萍乡中学,同时兼任萍乡正大街业余剧团副团长和教习。进入高中后,他更是刻苦习琴,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为不影响别人休息,黄海怀做完功课后总是带着二胡到晒楼上去,每每练到深夜。此时,他的音乐特长得以充分施展,尤其是二胡演奏得到长足进步。
他的二胡作品在发展传统演奏技巧的同时,敢于大胆借鉴西洋音乐的手法,因此既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又有一定程度的推陈出新。其代表作品为二胡曲《赛马》,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杰出的二胡作品之一。
再是著名连环画家解博学,家住正大街上,离我的照相馆不远。他出版过多部连环画,肖像画也非常好。曾在大街上摆过画摊,我画肖像画多有偷学他的技巧。还有著名版画家、作家陈布仑也出生在这条街上。萍乡教育学院美术院院长、市美术家协会会长陈峰更是打小就在这条街上打拼。
我是喝着萍河水长大的,又在这条街打拼近30年,也算是正大街人了。1988年来到正大街,开照相馆起,(快而美照相馆)后来转开广告公司,都一直在这条街上。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开照相馆租的是杨胡子家的老字号店铺(当时米面铺关门多年),后来结婚又是租住在店铺二楼。它是萍乡传统式老房子,一层砖结构,二楼以上砖木结构。楼板、隔墙,还有踏梯都是木板的。楼上住着几户人家,只要有人上来,抨踏抨踏的脚步声就会响起,像架子鼓声。如谁睡觉做开声梦,楼上下都能听到。太家说话,没有秘密,亲如一家。如遇下大雨,雨水会从房顶上破瓦片中泻下来,邻居们都会拿着脸盆争着去接水。
杨胡子店后面就是文化电影院,这家电影院有着几十年历史,是旧县政府的大礼堂,解放后改为影院。五、六百张坐位,一块大大的屏幕挂在台上。窄窄的大门口两边住着几十户居民。平常大家都会坐在外面打讲,下象棋,亲如一家人。
隔壁就是孔庙,是江西保存最好的孔庙,据史***载有上千年历史。孔庙大朱红木门前有一对温顺可爱的石狮子守候着,里面非常大,走进去两边是画廊,空地上古松参天。环境优雅,正面是大成殿,高耸雄伟而又威严。后面就是萍乡附小,时不时会传来学子的朗读声。殿里有孔夫子塑像,慈祥地立着。每到高考前夕,就有好多家长带着即将高考的学生来拜夫子,香火很旺盛,都是求夫子保佑考个好成绩。
孔庙对面街有一石孔拱门,叫"禹门"。这是萍乡老城墙在***时,破四旧拆除后,唯一保留的一点城墙遗迹。当年可能是码头卸货入城的一个口子。拆墙后两边都建起民居店面。如铁匠铺,杂货店、画像铺等。有的店铺二楼还是竹篾加草灰做的隔墙,破败进风。人行道上还保留着青石板,承传着正大街的悠悠岁月。
正大街不到两里长,临街的萍水河上保存着二座老桥,一座以老萍乡名命名的"萍实孔桥"。整座桥全是用麻石修建的三孔石拱桥,美观坚固实用。在当年日本间谍拍的萍实桥和萍城相片上看,萍城墙还是蛮美的。高长的城墙沿河而起,把整个县城包围在内,可惜没有保留下来。
政府把城墙拆除后,建起了居民房,有的民房是用树木在河上撑起来的,好似湘西少数民族的吊脚楼,整体也蛮好看。河风吹起,居民晒在外面的衣物摇曳着。到了晚上,万家灯火映满水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河里还有人撑竹排,在河里打渔,捞网撒出去,收网时大大小小的鱼总有一、两斤。萍水河多"黄亚古鱼",它全身金黄色,嘴角带刺。不大,重的也就半斤多点,打汤香甜可口。也有放鸬鹚捕渔的,渔民为防止鸬鹚吃掉鱼,更在鸬鹚脖子上绑根绳子。这样鸬鹚捕到大点的鱼也就吞不下去,渔夫就会用竹扛把鸬鹚从河里捞上来,捏捏鸬鹚脖子,让它吐出鱼来。好的时候,往往小半天功夫就能打到一渔蒌鱼,渔夫会高高兴兴地拿到正大街上去卖掉,换取家用。
正大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又繁荣过一段时期。当年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允许人们做个体经营,没有工作的人,慢慢集聚在这条街上摆摊做服装生意。再加上勤奋的温州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摆起了摊。一时正大街又热闹了起来,繁华到了人们称呼这条街叫"小香港步行街"。 历史上自成立萍乡县府后,县衙就设在南正街和凤凰街中间,小地名叫凤凰池。传说,当年飞来两只金凤凰在这里筑巢,后生出了一群凤凰。人们坚信这是块风水宝地,就把县府衙门从芦溪古冈搬迁到这里,太门坐北朝南。可能真是块风水宝地,建县后萍乡没有过大灾大难。倒是建市后近年来,把大门改朝向西后,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着出了几位贪官。
如今,南正老街全部被拆除改建了,只保留着孔庙,看护着萍乡。在拆除的原止上,建了一座新仿古建筑群,聘请了萍乡文坛怪杰李远实做顾问,打造新文化南正街。新街气派漂亮,街头街尾树有牌坊,街里有戏楼,酒家,皮偶戏铺、画像铺等。传统店铺。如同乐酒楼,老九和、杨胡子米面馆等等又回来了。见证萍乡城墙的"禹门"也复建了,还在萍水河上建了座能遮风挡雨的"达秀桥"。到了晚上,满街上霓虹闪烁,灯火辉煌,把萍水河映得水波明亮,色彩耀眼。街上更是人流如织,有休闲的,有跳舞的、有下象棋的、做直播K歌的、也有做小买卖的、逛街的。
如今,正大街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和热闹,再次成为萍乡的名片、地标街,吴楚咽喉第一城旅游地的打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