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所高校报喜,祝贺“荣誉教授”获得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

2024-06-24 09:55 教育

1895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遗嘱中表示,要设立五个奖项,涉及领域包括物理、化学、文学、和平、医学,从那之后,诺贝尔奖便诞生了。

之所以会设立诺贝尔奖,是为了表彰那些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

我国多所高校报喜,祝贺“荣誉教授”获得诺贝尔奖

截至2022年10月5日,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全部公布,今年的获奖者有些特殊,多位获奖者与我国高校都有“合作关系”。

获奖名单公布之后,我国多所高校报喜,比如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等,纷纷祝贺学校的“荣誉教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高校的这一做法,到底说明了什么?是给自己贴金,还是另有深意?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备受关注,共有7位获奖者,其中4位与我国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有合作关系,最受关注的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尔·巴里·夏普莱斯。

卡尔·巴里·夏普莱斯是美国化学家,这是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7年,他应邀访问同济大学,为师生开了一次学术讲座,从那之后,他被同济大学聘为名誉教授。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也邀请过卡尔·巴里·夏普莱斯。

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家,他有着另外一重身份,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的导师,也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安东·塞林格参加过很多次中国科大举办的”活动,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人才贡献力量,他也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2016年11月,安东·塞林格访问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聘请安东·塞林格为名誉教授。

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同样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家,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荣誉教授。2005年的时候,华东师大与山西大学主办了一次中法量子光学国际会议,阿兰·阿斯佩参加了这次会议。

2018年10月,阿兰·阿斯佩来到华东师大,参加了量子技术国际研讨会,第二年,他被聘为华东师大荣誉教授,华东师大武愕教授表示:“我在搞科研工作的时候,获得了阿兰·阿斯佩的帮助和指导。”

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与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有渊源。金力是遗传学家,他表示斯万特·帕博是他名义上的师兄。金力还说,斯万特·帕博用一生去努力,这种人并不常见。

斯万特·帕博在中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比如中科院研究员付巧妹,厦门大学教授王传超等等,他们在自己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国多所高校报喜,说明了什么?

这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我国多所高校报喜,说明了什么?有人说这些高校的做法很卑微,学校的老师和教授明明没有获奖,可他们却贴出喜报,为的就是博人眼球,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还有些网友认为,很多高校都有“名誉教授”,名誉教授根本就不是高校的职工,只是与高校有合作关系,可能只去过高校一次,学生根本没上过他们的课,可却成为了高校的招牌,这种做法就是在吹嘘自己,有损高校的形象。

其实高校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沾亲”,也不是为了炒作,而是说明我国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很多优秀的学术走出国门,跟着国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学习,学成之后回到国内,会成为优秀的人才。

另外,也说明我国高校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能够获得国际顶尖科学家的认可,他们愿意与我国优秀的高校合作,会提供一些帮助,这对于我国高校的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我想说,高校与国外优秀的教授、科学家合作是好事,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荣誉教授偶尔也会来开讲座,让学生增长见识,高校教师也可以跟着他们学习,教学能力会有所提高。不过合作只是一时,如果想要提高办学实力,还是要从内部培养优秀的人才。

互动话题:您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交流讨论,可以在下方留言区内发表自己的观点。

点赞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炉石传说酒馆战棋普崔塞德教授怎么玩?炉石传说冰封王座普崔塞德教授

化学课太难,被学生联名投诉,84岁老教授被开除,家长却不淡定了

高考985和考研985有何区别?毕业后才明白,郑强教授的话很中肯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教授

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化学奖

中国风水应用学张惠民教授

“网红教授”郑强卸任名校书记,盘点七大出圈语句

男孩子招风耳说明了什么 男孩子招风耳是什么意思

劳拉·苏沃: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中美关系民调说明了什么?

多所高校规定将处分学生未婚性行为

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化学奖(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科比布莱恩特将在周日的超级碗上获得荣誉

这3所高校被教育部撤销 毕业证还有效吗

辽宁两所高校排名及分数线排名

84岁教授被高校开除,原因被学生投诉课程太难,教授的悲欢竟相同

34岁已婚女博士后“亲吻”64岁教授,校方紧急回应,网友却不买账

64岁北理工教授“塌房”了,线上会议乱入年轻女博士,画面没眼看

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教育最终成果的看法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