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内容资料,大多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比如月饼、桂花酒、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等。这些故事虽然有夸张成分,但也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在古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可以驱邪避灾,保佑人们平安。所以,古人在中秋节这天,会祭拜月亮,祈求月亮的庇佑。而且,古古代祭拜月亮的仪式非常隆重,甚至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祭拜月亮。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月亮的崇拜达到了一个顶峰。
一:中秋节简介50字
月饼的来历是嫦娥奔月是嫦娥给家做月饼然后被带走后羿为了纪念嫦娥在明年的中秋节都会给嫦娥放月饼
二:关于中秋节的内容资料少一点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三:关于中秋节的内容资料30字
蔡升元整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到魏晋时,有“逾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代,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也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
何为“中秋”,唐·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曰:“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中秋节,又称月夕、月节、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八月半、迫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北京又叫“兔爷节”、湖北武汉叫“太太节”。中秋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关于中秋的由来,我再给大家讲四个传说。
(一)中秋“胡饼”
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持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渊委任当时著名将领李靖为北征总指挥(行军总管),反击突厥,最终得胜。
李靖凯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当晚有吐鲁番商人应景献上了“胡饼”。唐高祖其时正与群臣分享李靖胜利的喜讯,看到圆圆的祝捷饼十分高兴,笑对当空,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唐高祖遂将胡饼分给群臣,君臣一道品尝、赏月。据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胡饼习俗由此而来,并由宫中传到民间。
(二)贵妃起名
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做“月饼”,其叫法很多,如李渊说的“胡饼”还有“小饼”、“月团”、“官饼”、“金饼”(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 *** 把生活在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他们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 *** 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为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有关了。杨玉环,原名杨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众,其若出水芙蓉,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好色的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儿媳妇搞到了自己的后宫,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三)月饼“传书”
在元末,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 *** 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了奴化 *** ,有的地方竟然规定,新娘的初夜权要献给主政当地的蒙古人( *** )。当时要有人娶媳妇是不敢张扬的,不少男女是“偷婚”,以避免被 *** 知道。为防止 *** 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 *** 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酝酿起义,相约“杀 *** ”,推翻元政权。南方的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四)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则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相传,远古时候,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再无法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他等后羿外出狩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到家后,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在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春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乞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节日习俗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经历了各种变迁,各地均产生了不少带有浓烈地方特色的中秋习俗。下面给大家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关于中秋节的特殊习俗。
中秋祭月
据史***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中秋赏月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前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少数民族,中秋节盛行这不同的祭月、拜月风习。
傣族“拜月”。相传,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上山打猎,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池塘里抓鱼,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土族“打月”。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壮族“请月”。每年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导月”。 *** 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彝族“跳月”。人夜,该族各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 *** 地载歌载舞,尤为撩人的还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侗族“偷月”。湖南侗乡流行着“偷月亮菜”的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鄂温克族“供月”。鄂温克族同胞过中秋节以合家欢聚、供月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还探亲访友,互相宴请。中秋夜晚,人们聚集于篝火旁,欢歌曼舞,直到深夜。
朝鲜族“望月”。人夜时分,朝鲜族人用木杆和松枝搭起“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