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2013得主,其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上):斯特里克兰德传奇故事)。这部小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该书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英国家,为追求艺术梦想,放弃优渥的生活,毅然决然地选择穷困潦倒的生活,最终成为一代大师的故事。)的故事。
△2014上海书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携代表作亮相(视频来源:看看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已于当地时间8月11日周六在伦敦家中去世,享年85岁。奈保尔的妻子纳迪拉·奈保尔表示,他“被他所爱过的人所包围,他们的一生充满了精彩的创造力和努力。”奈保尔与石黑一雄、拉什迪,一起在文坛被公认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石黑一雄是201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奈保尔有着印度血统,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加勒比特立尼达岛一个印度移民家庭。成年后前往英国求学,并在那里开启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六岁时曾和家人搬到首都西班牙港,这里成为他第一部小说的背景,即写于1959年的《米格尔街》。奈保尔于1971年获得布克奖,1989年被英国女王授以爵位。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奖评委评价称:“(其)作品中具有统一的叙事感和未受世俗侵蚀的洞察力,使我们看到了被扭曲的历史的存在,并激发了我们探寻真实状况的动力。”
奈保尔创作了30多本著作,包括回忆录、小说和旅行写作,其中许多涉及殖民主义及其遗产。《 *** 》称其本人为“后殖民世界矛盾的化身”。奈保尔的小说《大河湾》、《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被列入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名单,《 *** 》称他为“当世作家之首”。奈保尔的生活和创作有一种极为强烈的无根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代表了当下世界的某种面貌。他被称为移民作家、后殖民作家、旅行作家、无根作家、漂泊者、环球作家、“世界主义者”等称号。奈保尔的最后一部作品《非洲的假面具》发表于2010年,是一部游记作品,描绘了他不久前在非洲乌干达等国家的游历见闻。
书评人雯雯的奈保尔部分藏书
奈保尔的大部分作品均已有中文版问世,其最后一部作品也于2013年由南海出版社出版。2014年8月,借着《大河湾》中文版首发之机,奈保尔偕妻子来到上海,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在上海的一周里,他作为上海国际文学周嘉宾,参加了新书首发活动与上海读者面对面,还在上海书展主论坛和“诗歌之夜”等活动上亮相。在上海停留期间,正逢他的82岁生日,奈保尔还在各国作家和东道主的簇拥下,共度了难忘的生日之夜。
奈保尔2014年在上海书展
当时的奈保尔已经需要坐轮椅移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思维能力因身体原因而导致的退化,需要妻子纳迪拉的帮助。纳迪拉在活动开场时曾替自己的丈夫和中国的媒体打招呼,她说“我们希望能够在这趟中国行得到新的灵感和启发,也许奈保尔能够因为此行再写一部新的作品。”但是,在活动快结束时,奈保尔回应了妻子的说法,他说他或许不会写中国,因为中国是个巨大的国家,“写中国需要大量的观察和知识积累,我没有这些东西。”
奈保尔在中国有大量的读者,其中包括不少作家、学者,比如止庵。奈保尔去世后,他在朋友圈写道,“奈保尔去世了,听到这消息很难过。他生前是这世上最伟大的作家。四年前他来上海,我有幸参与陪同,在很小范围内一起吃饭,为他过生日,还去酒吧喝过酒,其间有些交谈(他只是在公开场合不想说话)。请他在他当时所有中译本上签了名(有二十来册)。也许应该写文章记录一下,但这文章急着写不好,也写不了。再酝酿些日子吧。”在止庵看来,奈保尔“是很少有的能够置身多种文明之上写作的作家。他睿智,敏锐,而且会写。他不仅不是给这世界说好话的,甚至就是说坏话的,但他说的坏话深刻,致命,而且持久有生命力。”
哈佛博士,文化学者李欧梵也曾经对奈保尔的英文文笔大加赞赏。他说,奈保尔在《大河湾》的有些段落,好到想背下来。80后书评人雯雯读过奈保尔的所有著作,对其创作力敬佩有加,“他可谓著作等身,一生没有虚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