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今天是鹿子姐姐陪伴大家的第八天。
有人说,谁都配谈鲁迅,谁都不配谈鲁迅。配不配我不妄作评论,我只是想浅谈我眼里的鲁迅先生。最深刻的记忆,更多的停留在先生的几篇文章,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能读懂的文章。
更进一步地了解先生,是在《觉醒年代》,“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文字铿锵有力,直入人心。
抱着敬畏之心,读完鲁迅全集,云里雾里看不懂先生的文字,又感觉很懂,到底还是不懂先生啊。从《坟》开始阅读,先生将文章集合做成了一本书的样子,他深知有人憎恶他亦或是他的文章,文中写道,“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不管是谁,总会被人议论,或好或坏,压不垮你的,只能使人强大。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里写道:“蘧(qu)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意思是卫国蘧伯玉活到五十岁,觉得前四十九年都做得不对。
我想先生大概是最懂人性的,活得透彻活得明白,那些厌恶别人的人,自己又能活得多精彩呢?“苍蝇的飞鸣,是不知道人们在憎恶他的;我却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飞鸣就偏要飞鸣。想到已经去世的刘学州,如果他能将那些网暴的愚民当成苍蝇,是否结局并非如此。
***有这样一句话: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新中国的圣人。
比如我写文章,以前会顾虑很多,文笔是否好、逻辑是否清晰、框架是否完整、又害怕被看到被评论,真的是因为书读得少而想太多。时间的洪流,谁又能记得你是谁,我们都会被遗忘,网络的记忆也是如此。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爱上层楼,却道”天凉好个秋“!
再读鲁迅全集,我还是当年的我,我已不是当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