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客家民俗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客家风俗里面,但凡有喜庆之事,多数会“请酒”(贺喜宴)。罗列四类较为普遍的喜庆民俗讲述其中的小故事。 ∷出生
孕妇生了孩子,第三日用姜汤(或煮布惊树叶水)洗澡。据说可防风痛,谓之“洗三朝”。
时过二旬,男方向女方娘家报喜,给尊长送甜洒、鸡腿,谓之“送姜酒”。亲友则相赠予鸡、蛋、猪肉、米粉或花布等礼品。
满月时,做汤圆宴客。外祖母将婴儿抱出屋外抛一抛,谓之“抛鹞婆”(壮婴孩胆量)。
生男孩,则要请赏丁酒和上祖祠贴“名单”。
生第一个男孩,女方娘家必备摇篮、小被、背带、夹袄、银八卦、银手镯、银项圈等,协同数名妇人前往道贺,谓之“送羹”。
待婴儿长到4个月,男婴喂给猪肚、鲤鱼,女婴喂给猪大肠,谓之“开荤”。
周岁时,置笔、墨、算盘、刀、尺等物于地,任孩子自取,把其所取之物作为孩子长大后从事什么行业的征兆。
小孩的乳名常叫得很贱,男孩叫作“某某牯”,女婴称做“某某姐”“某某嬷”,希望孩子天生天养。
∷寿辰
以虚龄计算年过五十可以祝寿,俗称“做生日”。
通常是“女做齐头男出一”,即女50岁男51岁。寿诞之日,亲友前来祝贺,馈赠寿面、糕、鸡、酒、布料等,主人亦以盛筵款待。
∷作新灶
择吉日良辰在屋内选方位而建。开工时,生肖不合者不得近前。新灶一般在第三日建成生火煮食,俗称“进火”。
亲朋戚友备豆腐、糕、柴、筷子、爆竹等5至9件礼物来祝贺。
所送礼品有“大吉大利快快发财兴旺”的寓意,主人亦具筵待客,谓之“暖灶脚”。
∷迁新居
乔迁新房须择吉日,由本族有名望、高龄、“有福”(有3代以上老年夫妻双全)的男女各1人,站于大门内,待屋外祭门神后,打开大门,并说吉利话。
主家随即举着亮灯入大门,将家具物品一齐搬入,进入厨房生火煮饭。届时,亲朋前来贺喜所备礼物一般有镜屏、画幅(称中堂)、大时钟、鸡、酒、爆竹、发贩、筷子、糕子、豆腐等。尤其是镜屏,送得越大越显得情意深厚。
主家则在大门上贴对联,设坛敬神祭祖,将礼品中的镜屏、画幅、大挂钟等挂在厅堂。挂镜屏有一定的规矩,须将同宗最高辈份者送的挂在正中。
中午,在新居中设筵宴宾,多则十几席,几十席甚至上百席,少则二三席。
宴席之始与终,燃放爆竹、放大铳,谓之“开席”、“散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