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杨 柳
古建筑群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每一座古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信息,记录着先人的智慧与文化记忆,其审美特征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历朝历代当中,皇家陵寝是一个国家的顶级工程,是要集全国之力量,精工细作、认真设计建造的。清东陵是清代在关内开辟的第一座皇家陵寝,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马兰峪,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寝之一。整个陵区背靠昌瑞山,面对金星山,左有马兰峪,右有黄花山,是一片绝佳的风水宝地。自康熙二年始建,完工于光绪三十四年,有皇帝陵寝五座,皇后陵寝四座,妃园寝五座及陵园外围大量的陪葬墓。
从康熙二年开始营建一直到现代,营建陵寝建筑与维护,在各个时期都应用了大量建筑构件,其中琉璃龙纹瓦当就是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漫步在清东陵景区,除了欣赏精美绝伦的古典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景以外,抬头望去,每一座大殿、每一处围墙上都覆盖着有着不同龙纹的琉璃瓦当。这些瓦当虽小,但从龙纹的纹饰造型上,我们还是可以一探清代王朝的兴衰历史。清东陵的龙纹琉璃瓦颜色分为黄绿两种,这两种颜色在清代都是皇家专用色,皇帝与皇后的陵寝用黄色琉璃瓦,妃园寝与公主园寝用绿色琉璃瓦,这在清代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的,不可逾越的。
瓦当,俗称瓦头,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椽头,筒瓦前段的遮挡,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不仅能够有效的抵御风雨,而且也保证了建筑的美观大方。不同时期的瓦当见证了各个朝代的兴亡与更替,也见证了辉煌与沧桑。瓦当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图案、文字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风俗,并对古代历史地理、思想意识等等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瓦当之中的琉璃瓦当有着良好的防水性和光泽度,色彩艳丽,在清代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没有皇家特许,普通大臣与百姓决不能使用琉璃。清东陵的龙纹琉璃瓦都是官家定制,由官窑生产的。在清代时期是在北京生产烧造,清早期时在琉璃渠和琉璃厂两地生产。琉璃渠因为盛产烧制琉璃瓦的坩子土与煤,所以一直是元明清三朝专门负责承造皇家宫殿、陵寝、坛庙等各色琉璃的官窑。到了乾隆时期,因为宫殿园林的大规模兴建,琉璃件需求量大增,琉璃厂的大规模生产势必会污染帝都的环境,帝都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所以把琉璃厂迁到琉璃渠,与琉璃渠原有的瓦厂合并,至此以后的皇家御用琉璃产品基本上都是在琉璃渠烧造。
龙纹的应用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在帝制社会中,龙象征着上天赐予的权力,皇权神授,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是皇家专属的标志,皇帝也被称为“真龙天子”,能够在意识形态上震慑民众,所以与皇家有关的器物上常见龙的纹饰。到了明清两代,龙纹经过历朝的演变,趋于成熟和稳定,龙纹的各部分细节的辨识度也大为提高。龙纹琉璃瓦就是与龙纹结合的皇家器物中的经典,是皇家建筑上的必备品。琉璃瓦当中盘曲的龙纹有着一种艺术的张力,具有即将腾空而起的力量感和蓄势待发的威猛,也体现着皇家建筑的威严与神圣不可侵犯。琉璃瓦的黄色又代表着五行中的土,土居中,为中央正色,居于诸色之上,故为皇家专用色。龙纹琉璃瓦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艺术和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观察和欣赏清东陵的琉璃瓦龙纹时,可以把整个清代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来比较,这样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清代琉璃瓦龙纹的演变过程。
清代早期龙纹琉璃瓦:
早期清代琉璃瓦龙纹保持了对明代琉璃龙纹的传承,并有一定的发展,融合了一些自身的特点。整体龙纹生动,龙身弯曲有动感,龙鳞为芝麻状的鳞片,并且细密,有竖起来的感觉,用手抚摸感觉比较锐利。龙爪也较为有力,而且张开如风车状,背部的脊刺如针状线性排列。琉璃瓦的胎土基本上都偏红,做工也比较紧密,琉璃釉与胎的结合度较好,且琉璃釉面有油润感。历经清代中晚期、民国到现在,琉璃瓦上的釉保存相对还比较完整,说明早期琉璃釉与瓦胎的膨胀伸缩率比较接近,没有产生太多的脱釉现象。
清代中期龙纹琉璃瓦:
这一时期的龙纹历经清代早期的积淀,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龙纹样式。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发展,清代的国力日渐昌盛。自乾隆鼎盛时期,龙纹的变化较多,种类也比较丰富,并开始明显的转型,总体来说缺少了些霸气,呈现了更多的安详平和的感觉,与早期龙纹差别加大。龙爪失去了早期的力量感,并且开始四趾在前,一趾在后,龙鳞呈现鱼鳞的片状纹,背部的脊刺不再尖锐,呈现波浪状排列,胎土开始有些疏松,并有沙粒状的感觉。
清代晚期龙纹琉璃瓦:
清代晚期,国家内外矛盾激化,各种战争频繁,政治日益腐败,经济实力衰败,在一些大的国家工程质量上,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时期的龙纹总体趋向于呆板,龙纹杂乱无章,龙纹僵硬,缺少生气,完全失去了龙本身应该有的霸气。龙纹鳞片相对制作粗糙,龙纹身上各个细部的比例关系失调,失去威猛力度,变成散漫无力,大多数琉璃瓦当里面的纹饰中围绕着龙纹的云纹增多。后期琉璃瓦的胎质更为粗糙,有明显的沙粒感,琉璃釉的颜色也偏浅黄,釉与胎的结合不牢固,掉釉严重,在现存的琉璃勾头上看,轮廓上明显都不如中早期的圆润。
通过对清东陵龙纹琉璃瓦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清东陵的建筑艺术价值,也丰富清东陵的景观构成,并且可以更深入的挖掘清东陵的文化内涵。这些龙纹琉璃瓦的了解与认识,也可以为清东陵古建筑群的维修提供可参考的实物资料,并能够提供相当充实的历史信息。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瓦当就是音乐中的美丽音符。流连在清东陵景区,春夏秋冬,四季流转,那个曾经的大清王朝已渐渐远去,时代的辉煌只能停留在记忆里。龙纹琉璃瓦虽然是静止的文物,但其实它是有美感、有生命力的,更多的信息蕴藏在其中,所以它更是活着的,是在不断传播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信息,这也就是清东陵琉璃瓦当的魅力所在。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考古研究所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