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面团又称黏豆包。但在东北这嘎达,特别是满族发祥地,黄面团偶尔被称为“黏饽饽”,是不会被称作黏豆包的。
网络图片
黄面团原料不论是大黄米(糜子去壳之后的米),抑或是小黄米(粘谷子去壳之后的米),那是“真黄”!区别在于:大黄米如今超市常见,小黄米则几乎失传;小黄米颗粒略大于小米,却远远小于大黄米,黏性也要比大黄米小一些。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淘米”“做豆腐”是农村改善生活的重要标志。“淘米”正是黄面团制作的开始。
网络图片
那时农村没有电,所吃米面都得靠石头碾子或石头磨加工。一个屯子就那么一套碾子一盘磨,一到年关家家都得排队碾黄面。
大雪节气过后,农户在“淘米”前要拿一把笤帚到生产队磨坊,放在那里排号,俗称“扔一把笤帚占一把碾子”。
“占上碾子”后,起码要把够吃半个冬天的大黄米或小黄米泡上半日,然后淘净沙子,整个过程叫“淘米”。再把淘过的黄米放在半支起一面的炕桌上沥水,晾大半干,带到磨坊磨成面。
网络图片
磨面工序过后,家中炕头的炕席要掀起来,铺炕草得搂起来,把刷干净的大缸搬上去,好让缸底直接触摸滚烫的炕面。再用大泥盆加冷水和面,把和好的面一团团捧起摁到缸里,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面”。待发出酸味,开始用手揉面,再倒到大泥盆里,发面结束。
几乎与“发面”同时,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酱,此处原本应该放一些白砂糖,但那年月白糖凭票供应,不易买到,只能放一些廉价的糖精。拌匀糖精后,把豆沙酱攥成贝贝瓜大小的馅团,备用。
网络图片
这么多的黄面与豆馅,光靠自家人是忙不过来的,必须请帮工。于是屯中大姑娘小媳妇总会忙完这家又帮那家。
大户人家三间的筒子房,炕上挤满了帮工的女人。炕桌也不够用,就到邻居家再借两张。桌上放着一盆又一盆黄面和馅团。白天短黑得早,此时如果能点上一盏可调亮度的大灯罩煤油灯,满屋通亮,那可真是太牛了!
网络图片
女人们揪一块儿揉好的黄面,捏成茶婉儿状,将豆馅包入里面,团得紧登登的,放到桌面上。忙活之间,女人们话匣子纷纷打开。姑娘们腼腆些,小媳妇们特别放得开,爆料故事间歇,还时不时插播“荤段子”,逗得人们前仰后合,不得不停下包饽饽的手。那情形,那阵式,丝毫不亚于当今的“吐槽大会”。
蒸帘/玻璃叶/饽饽板儿
男人们从炕桌上将黄面团捡下来,一圈又一圈摆放到用秫秸做的蒸帘上。蒸帘要摆放一层玻璃叶(椴树叶),叶面上要掸一层稀释了的豆油花,以防粘帘子。最后放入锅中大火蒸到三十分钟即可。这指的是第二锅开始以后,头一锅要蒸到四十分钟的!
网络图片
厨房里的大灶坑里,架起树枝或木头柈子,它比毛柴生火快多了!厨房里不到一袋烟功夫立马充满水蒸气,屋顶也时常滴答“哈气水”,如果不猫下腰来是根本看不到地面的。
出锅后,男人们用木质的“饽饽板儿”启下黄面团——头一锅一定要请帮工们“尝鲜儿”。记忆里最好的配菜,是农家酱缸里腌制的咸黄瓜炒冻豆腐。
网络图片
这功劲儿,仓房里用秫秸做的“晾帘”上,冻了一层又一层的黄面团,用大号擀面杖敲下来,放入缸中继续冻着。
打那以后,农家早饭餐桌上必备的主食就是黄面团,而且连着吃也吃不够。大年三十和初一吃饺子,初二开始就轮到黄面团上桌了。孩子们出外游戏时,也不忘揣上一对儿两对儿黄面团,啃着磨牙,啃着解馋,啃着消遣。
网络图片
家中一旦来了城里亲戚,临走时给他们拿上三五十个,或咬咬牙再多些,那是乡村中最好的礼物。
那年那月,黄面团堪称粗粮当中的细粮。曾有老贫农在某次“忆苦思甜”大会上控诉:想当年地主剥削我们啊,净给我们吃黄面团,那黄面团才黏呢……这可能就是那年代“小品”的雏形。
网络图片
地主家的黄面团黏,农民家的照样黏!这多半用的大黄米,需要勾兑适量玉米面。这样蒸出的黏饽饽才“立正”,不至于因黏性过大而“塌锅”。
半个世纪过去,一切都在改变。现在的黄面团已经“变色”了:黄色是用黄米面做的,紫色是紫米面做的,白色是糯米面+大米面做的。
网络图片
当下,由于生活品味的提升,养成“口味”的“挑剔”,尽管黄面团已经“换代升级”,但享用这些美食之际,常常会令人“辍箸”而感慨“何向者之香而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