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出自哪本书,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的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最后终于成功了。这个故事事也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有一个人,他的行为却与这个故事背道而驰,那就是秦始皇。他为了修建长城城而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却被后人唾弃,甚至连他的陵墓都被挖掘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件事。
一:愚公移山出自哪本书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战国早期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恒心和毅力。”
列子是著名的道学者、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清静无为,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然。汉初实行过这种政治策略。清静无为是道家中最重要的思想。
二:愚公移山出自《山海经》吗?
愚公和女娃,在志向方面算是殊途同归的,那么为什么愚公可以感动上天,而女娃变成的精卫却不能呢?难道说是因为天帝担心愚公全家和子孙后代的力量,而不在乎一只小小的精卫鸟?老乐的这种假设,也是现代人的戏谑,应该是不符合古人的思维逻辑的,所以千万不能当真,如果真要找一些原因的话,也许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山和海的不同吧?毕竟山搬走了还是山,它还是存在的,而海填上就不是海了,所以,愚公的成功是在于山体只要被搬走,就不会被破坏,而精卫填海的失败在于,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大海,毕竟从古至今,再有想象力的人,也要根据现实来讲故事,就连后来的八仙过海的神话中,八仙虽然填平过东海,但最终也在各路神仙的调停之下,又恢复了东海。
可见,要是哪个故事说,谁彻底填平了大海,那就是信口开河。可问题是,精卫填海失败的原因,我们算是勉强找到了,但本文一开始的问题是,失败的精卫,以及刚才提到的夸父,他们失败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下来,意义在哪呢?由于篇幅关系,老乐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分析了,只是单纯讲一个本人自身的体会,那就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一直是英雄的最大特色,而身为人的我们,对英雄的崇拜,始终是与生俱来的感情,起码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辈子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总比一辈子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要更有意义许多,即使我们所做之事,注定是很难成功的,但努力过了,此生也算无憾了。
三:愚公移山出自哪里
中、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到底该不该删?这个问题近几年一直受到广泛
当中秋佳节还在异乡求学的我们,抬头看着一轮明月,想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诗词给了我们前行的力量;当我们陷入爱河却不得不忍受分离时,我们想的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诗词给了我们爱下去的理由;当我们有了孩子,听着孩子们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想到幼时烛光里的母亲时,依然会泪如雨下,古诗词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闪光背景木桌上的开放式古董书形象
正因如此,古诗词都没有从课本上消失,虽然部分的增删一直在进行着,而近几年争议最多的是《愚公移山》。说起这篇文章大家应该都知道,它出自《列子·汤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已经在课本里躺了几十年,我们在背,我们的弟弟妹妹在背,我们的孩子们也在背。
前几年,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女士在南开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建议将这篇文章移出课本,她这样说是从环保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山挡了愚公的路,所以他就要将山移走,而且还要鼓励多代人去挖,这显然是不尊重自然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席慕蓉女士的话确实是没错的。但这并不是咱们学这篇古文寓言的目的,相信多数小朋友也不会因为这篇文章而产生破坏大自然的想法,这就像我们读到小学课本上“铁杵成针”的故事时,也并不会每天拿着一根铁杵去磨一样。
所以删与不删,问题并不在环保上,而是在于现代人如何用如今的观点来重新解读《愚公移山》,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提出要删的人纠结的是,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愚公是不是真的“愚”?对此,小编的观点是这样的:
首先,对愚公来说,他要翻越太行、王屋虽然困难,但比起移山来说还是容易多了,所以他移山并非出于为自己的考虑,而是为山里的其它人,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愚公的行为,你还会觉得他愚蠢吗?这种精神不但不应该被忘记,而且还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
其次,理智地看当时他有没有其它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没有!最后的结局是山神向天帝禀报了此事,于是派大力神移走了这两座山。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的事,只能用最原始的 *** 处理,虽然我们不一定会感动到什么人,但这种坚持初心的信念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
综上,小编认为这篇文章不应该被删。很多经典的东西讲了几十年了还在讲,是因为每一代人都能从中发现新的精神内核。老师们在讲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能结合现代的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来讲,相信孩子们会有更多收获。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