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上掀起了一波朝向李莹母亲的网暴。
起因是李莹母亲在采访时表示,网络上一张流传度颇高的李莹照片不是她上传的原图,“做过一些修正”,“看起来是像”,而且说凭母亲的直觉,她认为八孩母亲并非自己的女儿。
图/财新报道截图
随后,李莹母亲就被网民密集网暴了。有人说她“不配为母亲”,“良心不会痛吗”,并脑补了婚内出轨生子、丈夫死后3个月改嫁、阻止网友救女儿、继承遗产给继子建房等一系列剧情。
李莹母亲的形象,从失去孩子的可怜母亲,一夜之间变成十恶不赦的罪人。
这太魔幻了。如果不符合“情节预设”,不符合“理想中的真相”——注意说的是“如果”,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踩上一脚,哪怕是位可怜人。
李莹母亲有这样的看法,并不是没来由的。据多家媒体报道,DNA比对进行了不止一次,但都没法证明八孩母亲就是李莹。
当然,网民可以选择不信,如李莹叔叔所呼吁的重新比对,这也没问题。但是不是意味着,人们还需要把李莹母亲树成靶子,补上一堆难堪的罪名,用舆论审判的方式批倒批臭她?
图/网络
很多网民,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追求正义。但追求正义如果充满着暴戾,充斥着无差别攻击,那正义最后的成色是什么?
现在的网络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价值观飘忽。
网民不是没有正义、善良、热血,但很多时候这一切并不是稳固的,根子上的一些问题是模糊的。
▲网友找出“梁晓清申请宣告公民死亡一案”民事判决书(图/网络)
比如,如果用价值观衡量一下,就能发现这波网暴的吊诡之处:人们希望还一位女性以尊严,但在践踏另一位女性尊严时毫不手软;人们同情被拐卖的女性,却不同情一位丢失女儿的母亲。
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走向总是让人心惊肉跳,一会儿一个反转。往往当事人的一个瑕疵,事件有个新动向,马上风向为之一变。
说白了,很多时候网络是靠本能的情绪、片段的事实来推动的,而不是更稳固的价值观。因此,网络群议很容易把事情推到更离奇、更不可思议、更充斥着阴谋论的走向。很多诉求不是靠信念去推动,而是反反复复地刺激。
李莹母亲,有没有可能恶到这个程度,很难证实也很难证伪,这种诛心的罪名,从来也不是让人辩解的。
但是,假设这件事如果没有那么离奇,没有那么跌宕,就该让人兴致阑珊,就不值得受到如此重视?
完全不至于。这件事哪怕没有戏剧般的情节,就单凭那种画面本身,就值得追问、值得全面深入的调查。
人们不妨把价值观的底线拉高一些,把猎奇的癖好降低一些。人们关注一位女性的命运,不需要求强求她符合一种跌宕起伏的叙事,而是她作为一个个体,本身就值得关注。
图/宝贝回家网站截图
人们努力追求的真相,如果没有那么大的张力,难道真相就没有价值?
人们追求的,就是个体的命运被清清楚楚、认认真真地对待;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的故事,一个“必须如此”的真相,如果故事的走向并不顺利,那么攻击当事人都是在所不惜的。
事情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很多网民在当中保持了持续的关注。希望这种关注不要演变成另一种暴力,留下一个难以弥补的道德缺陷,反而成为被质疑合理性的切入口,最后让全部关注有走向一地狼藉的风险。
这个事情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关注,还有些疑点需要被查清。如何让接下来的信息披露取得公信力,也确实是个问题。
但攻击李莹母亲,一定不是个合理的路径。事情的发展,一定不要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