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暑代表什么?大暑的意思是天气非常炎热,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这时候人们容易出现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症状,所以民间有“小暑大暑,上上蒸下煮”之说。在我国北方,大暑节气正值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南方,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江南,大暑时节的平均气温在25℃左右,这个时候,人们喜欢吃冷饮,吹空调,以此来消暑纳凉。
7月23日4时07分,大暑至。
今日,大暑。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35℃以上的高温司空见惯。杜甫就曾感叹:“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在没有冰箱和空调的时代,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除了寻一处清凉之地外,冰窖的存在,可以让人“不知人间有尘暑”。清代的北京,立冬过后,人们会在清理过的护城河中蓄满净水,等结成坚冰后,再切割成冰块,运进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取出冰块,摆放在居室中用来降温。有时还会在冰块上摆些水果,吃起来甚是爽口。
当然,清心静气才是消暑的最高境界。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笔下,虽然夜晚依然燥热,但远处竹林传来悦耳的虫鸣声,清凉的感觉似乎迎面飘来。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或许,并不是风,而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大暑之美,在萤在荷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古人认为靡草腐烂之后变成萤火虫,生命的运化在继续。真实情况是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湿热的大暑时节卵化而出。二候“土润溽暑”,说的就是现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溽暑”便是那种湿漉漉的闷热,湿气好像从地里冒出来的。三候“大雨时行”,之于古人,此时下得酣畅淋漓的雨,既是解渴的雨,也是提升肥力的雨。
斗蛐觅萤
大暑前后,天炎地湿,农作物生长最快,草木郁郁葱葱,蚱蜢、蜻蜓、蟋蟀等昆虫也比较活跃,有些地方在茶余饭后还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当然,没有萤火虫的夏天,也是不完整的。流萤之美,以大暑为最。
瓜果驱暑
这一天,福建莆田人讲究吃荔枝,山东人惯爱“喝暑羊”(即喝羊汤),广东地区吃“仙草”,台湾则是吃凤梨,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取平安吉祥、生意兴隆之意。在北方,多数人家会熬一锅绿豆粥,清心降火,安然度夏。
赏荷映月
再来分享一个古人的清凉妙招:携上家人或三五好友,临水游船赏荷。据说,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泛舟其上。“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愿世间美好与你相“莲”。
大暑节气最高39-40℃!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 大暑正伏天”
“大暑”的意思就是大热
长江中下游地区
骄阳似火 风小湿度大
“大暑”+“中伏”
堪称一年中最热的“天气CP”
今天上海的气温
也实打实地会更上一层楼
白天晴朗
3~4级的西到西南风相助
相对湿度90%~50%
正是清风不肯来 烈日不肯暮
最高气温有可能达到或超过39-40℃
务必做好防暑降温
避免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