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青瓦的徽式“海景房”依山傍水,平坦宽阔的“彩虹路”串联起村庄、田野和山川。山坡上,红彤彤的石榴挂满枝头;山脚下,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淅川县马蹬镇村民李琴今年明显感到:“家乡越来越美,‘家底子’越来越厚,‘钱袋子’越来越鼓!”
“咱这儿过去可穷哩!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老乡们被‘堵’在沟沟岔岔里,刨着薄地‘望天收’。”李琴感叹,守山守水守着穷!
镶嵌在丹江口水库东岸的马蹬镇,形如一个张开的巨手拍进湖面,形成了诸多半岛和湖汊,境内湖光山色、旖旎动人,是丹江口水库景观最丰富的区域。同时,这里还有秦楚丹阳大战古战场、欧阳修读书处、淅川坑南遗址等多处人文遗址。然而,守着“天生丽质”的好山好水,看着文化厚重的“风水宝地”,马蹬人却过着“蓬头垢面”的苦日子。2020年,淅川县打赢脱贫攻坚战,马蹬镇9个村854户2613名贫困人口“光荣脱贫”。
甩掉“穷帽子”,还得过上好日子。
马蹬镇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腹地”。保水质,生态“绿线”必严守;促民富,环保“红线”不能碰。马蹬镇要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实现共赢?“我们盯准绿色和发展的结合点,立足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业态,做好‘旅游+’文章,将丹江大观苑、八仙洞等景点周边村落打造成宜居宜游、功能耦合的‘大景区’,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推动全域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马蹬镇党委***夏丹说。
撸起袖子,马蹬策马飞舆。整合旅游、交通项目,对沿路农家乐进行外部立面改造、内部硬件提升;打造沿江休闲长廊,完善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成立马蹬农家乐协会,健全奖励激励机制,评选优秀农家乐进行授星表彰奖励及宣传推介。
“这条10公里长的旅游观光专线,把丹江大观苑景区和石桥、小草峪、苏庄、金竹河等村庄串联在一起,通向山外。”指着脚下这条喷涂红、黄、蓝三色交通标线的“彩虹路”,村民李琴介绍。
漫步在青山绿水间舞动的“彩带”上,步步皆景,处处是画。一排排统一规划、改造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个生态停车场、沿江长廊、观景台等旅游配套设施星罗棋布;一辆辆观光大巴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一年前,外出务工的小草峪村村民李琴回到村中办起农家乐。每逢节假日,生意火爆,“一房难求”,李琴忙得不亦乐乎。“刚开始,镇里组织我们外出考察,学习经营管理技能;后来,又对规范农家乐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进行培训,这为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像李琴一样,目前,马蹬镇共有108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
振兴乡村,诗意栖居,是马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2022年,淅川县将省、市“五星”支部创建与产业发展、文明宜居、社会治理“三面红旗”争创相融合,出台系列激励机制,在全县开展“星旗同创”活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抢抓机遇,马蹬快马加鞭。依托文旅资源禀赋,马蹬做强产业、做美乡村、做精主题,把村庄打造成景区,以乡村特色旅游带动全面振兴。
在苏庄村,900亩软籽石榴铺满了山冈,乐坏了果农。镇里引进果然出色公司,围绕石榴主题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将课堂搬出校园,将知识延伸到景区,将来,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奇妙多彩的“科普之旅”。“村里有产业、有主题、有特色、有颜值,游客游玩就有去处,群众致富就有门道,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夏丹说。
坚持适地适生原则,金竹河村发展艾草1000亩,初步形成了以艾草种植、加工为主体的上下游产业链。每一个生产流程、每一个加工环节、每一幅图文漫画,都在普及着传统中医药文化;孙庄、张岭种植金银花超3000亩,黄庄村种植益母草600亩,白渡、云岭、关防、葛家沟、青龙、黑龙等村集中连片发展黄姜5000亩;依托中医药龙头企业,将规划建设集中医药文化展厅、中药植物园、治未病中心、药膳养生等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
马蹬镇镇长任督介绍,镇里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常态化组织开展人居环境“六清”“六治”整治行动,规范村六大员、塘长制、田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扮靓村庄“颜值”;同时,把文明实践活动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经常性评选各类文明户,让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培育乡风文明,让人的心灵更美丽。
如今的马蹬,开窗见绿,出门即景。废轮胎、废瓦片摇身变成了村里的景观装饰,旧山墙成了各具特色的书画墙……“悠悠艾香金竹河”“渔舟晚唱,乐在石桥”“移民寻根,桐柏连心”“中秋月儿圆,苏庄石榴甜”“3月28日,白渡看樱花”,一批有产业、有主题、有风景的“网红村”在马蹬涌现,四面八方的游客、网红前来观光打卡。今年“十一”黄金周,“彩虹路”沿线的石桥、小草峪、苏庄、金竹河、青龙、余沟等村旅游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
全媒体记者 杨振辉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