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预选赛最后一场中1比3不敌澳大利亚队,但杨晨挂帅的国少队还是以成绩最好的六个小组第二的身份晋级U 17亚洲杯决赛圈。
从9比0大胜柬埔寨到11比0横扫北马里亚纳群岛,再到末战负于东道主,国少队得以出线,并非因为运气。在三场比赛里,这支国字号球队在场上表现出了勇气和灵气,进攻时的想法和套路都较为多变。即便是不敌澳大利亚一战,也能找到“主场哨”的客观理由,而且队员们也确实打出了自己的内容,比赛场面与比分并不太匹配。
虽然预赛不是足以定位一支球队能力的合适考场,但在中国男足国字号球队成绩低落数年的大背景下,U17的出现令人有了眼前一亮之感。这其实也验证了足球界的预测mdash;mdash;多位界内人士近年来曾先后明确表示,中国足球的人才储备从2005年龄段开始有所好转,能从中看到不少好苗子。而杨晨的这支队伍恰恰几乎全部由2006年龄段球员组成。
通常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接触足球训练,10岁前后进入精英训练模式,掐指一算,2006年龄段的这两个时间点为2012年和2016年,这也刚好是资本涌入中国足球界的开始与高潮。必须承认,“金元足球”有利好的一面,带动青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当这波资本潮涌入前,中国足球正陷于谷底,“假赌黑”的负面新闻缠身,投资者敬而远之,带有传统体校体制血统的最后一代球员是背负北京奥运会使命的1985-1986年龄段以及稍小一些的1987年龄段,而之后年龄段的青训因为大背景黯淡而濒临绝境。从2011年开始,资本介入中国足球,随即是扶持中国足球与体育市场的多项政策性文件出炉,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才有了中国足球的新一轮飞速发展。资金蜂拥而来,大幅抬高了足球队员的收入,这对于社会面足球青训是一种指向性极强的刺激;而不差钱的俱乐部在争夺球员资源的过程中,也开始向精英青训投入更多的资金。多股合力之下,催生了“2005以后年龄段有了不少好苗子”的状况。
但金元退潮后,中国足球重新恢复到“裸奔”状态,又不得不让人担心起来mdash;mdash;这些快成型的苗子能在这个看起来越来越不景气的行业里坚持到成材的年纪吗?更多低年龄段的青训球员会早早放弃这条道路吗?再次面临资金危机的青训机构还能存活下去吗?从某种意义而言,U17国少队的这一丝微光,远不足以带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