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真的是昏君吗?当然不是,赵构的能力还是有的,只是他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最终导致南宋走向灭亡。那么问题来了,赵构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其其实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所以他在面对金人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当时金人在攻打南宋时,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被俘虏,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赵构就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1、宋高宗赵构是不是昏君?
光就《岳飞传》而言赵构杀岳飞就是昏君,有点专质。如细分析那段史时,那个形势,赵构还算得上明白皇帝。如按岳飞直捣黄龙迎请二圣还朝,三个皇帝谁去谁留谁死?南宋岂不又内战不休,百姓更要受生灵涂炭?
赵构是靖康之耻中宋徽宗唯一出差在外漏网的第九子,在抗金老将宗泽的帮助下称帝,建立南宗,是谓宋高宗。
从1127到1137年的这初十年中,宗泽等一班抗金老将希望宋高宗带领将士收复国土、战胜金国,成为中兴之主。广大人民百姓也希望朝廷振作起来,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赵构在这种形势下,还是坚决主战的。金兵扶持刘豫建立伪齐政权后,向南宋进攻。岳飞、韩世忠等率部,向金兵和伪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伪齐遭到惨败,金兵将刘豫废为蜀王,伪齐8年后宣告结束。
金兵挞懒和完颜宗弼改军事进攻为高压诱惑,答应将宋徽宗和皇太后归还,但要南宋向金兵称臣,每年上贡25万两银和25绢。
在这种情况下,宋高宗为了确保半壁江山竟同意与金和谈,给被金兵放回的秦桧有机可乘,他对宋高宗说:"要谈判,只有我一人能做到,但是不能对任何文官武将公开"。就这样,宋高宗采纳秦桧主张,于1139年向金兵称臣。
完颜宗弼***,杀死了挞懒,重新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和韩世忠等人向金兵展开了血战。在战斗中,岳飞曾一度将金兵打得狼狈不堪。金兵都传开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但赵构显然已被秦桧迷惑,还是选择了投降路线,将岳飞从前线招回来,最后竟惨遭毒杀。风波亭冤案,天日昭昭。韩世忠等人被贬为闲职。
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除了称臣上贡外,还东起准水、西以大散关为界,中间唐州、商州、邓州、秦州等大都归金国。
因此,赵构最先十年是抗金有力的。十年之后被金兵高压诱惑和秦桧的投降主义路线所摆布,已经失去了收复国土的精神和意志,不仅仅是昏庸,而且是可耻的向金称臣。晚年因无子将皇位重新归返宋太祖之后宋孝宗赵眘,生前曾告诉他"杀岳飞是为了议和而不得已的。"
1162年宋孝宗继位后,欲想大有作为,为岳飞父子昭雪 *** 。这更证实了赵构和秦桧的投降主义路线冤杀了"尽忠报国"的岳飞,而不是因为岳飞要迎回双圣的主张,才遭致冤杀的。
先明后昏!
能重用岳飞及众将抗金保宋,守住半壁江山,不可谓不明!
后纵秦桧杀害忠臣岳飞等爱国将士,没有人敢说他不昏。
故其一生是半昏半明!
2、宋高宗真是平庸无道的君主吗?
前两个字,能力还是有的,只是技能点都在勾心斗角上,即使如此还斗出个投降派的终身宰相来,就差加九锡和世袭了。保住半壁就别吹了,北宋是猝死,拿着所有科目的标准答案找人代抄几个满分我也会。
后两个字,王曾瑜书名《荒淫无道宋高宗》已经真相了。
我的看法宋高宗赵构是有作为的君皇,虽非开辟天下英主,但能守位半壁江山实属不易,登基时只有20岁。请问当前的英俊帅哥有谁敢领此大任?
一从金国逃归真危险。二胆敢登基抗金国。三有驭驾文武之才。四力排异己。五坐镇江40多年。对南人 *** 大有保国安民作用。
3、中国历史上五大昏庸无能的帝王分别是谁?
胡亥,司马衷,高纬,赵佶,朱祁镇
中国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帝王可太多了,如果真评出五大的话,我觉得应该有个标准,首先就是必须是大一统朝代的帝王,第二是必须在历史上开一些特别坏的头。要不然单纯的评昏君,选五个晋朝皇帝就行了,所以我的人选是,晋惠帝,隋炀帝,武则天,宋徽宗,明嘉靖,清康熙。
昏庸无能的皇帝可不止五个!在封建社会的四百多个皇帝中而是不低于百分之五十!
4、赵构害了岳飞,老百姓骂了秦桧一千年。是赵构坏、秦桧坏、还是老百姓坏?
标题不对,责任没有区分清楚,赵的经历和政权中的位置,他不负主要责任,谁最坏无须讨论,老百姓虽然有可能被文人带偏,但是最朴素善良,他们记住了保国卫民的英雄。不是一个团伙用十几年就能磨灭的
赵构害岳飞已经一千年了,是秦桧坏或是岳飞坏或者是百姓坏?单凭这个出题就有了问题,为什么,首先就说的是赵构害岳飞,就下了定论,而不是说赵构在秦桧的欺骗蒙混下害了岳飞。在这种大是大非的情况下怎么又与百姓的好与坏相干,不管在什么朝代百姓是等待事过后起了一种传言作用。正在出现这些事件当中百姓沾得到边吗?
上帝说,天堂空了,让岳飞到下面去招人,遇到赵构,秦桧等凡人,阻止了岳飞,让部份应上天堂的人活了下来,上帝与本应上天堂的人及后人发怒了,赵构成了昏君,秦桧跪了一千多年。原因有三,一,人性对悲壮的崇拜,如屈原写的《国殇》,旌遮日兮,敌若云,车错轱兮,士争先,…,身首离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道兮,路迢远。听起来让人热血停沸腾,真正降临在大家身上,却不是好玩的,连兵圣孙武都讲,夫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不战而曲人之兵为上者。二,历史可能由元,清少数民族政权改了的。或由当时不得志的下层文人,为泄愤而主观臆断的。三,的确可能是现在看到的这样。这种可能反而小一些。看看现在搞传销,非法集资,赌博圈人就明白了,大家说这人好,未必是好人。大家说这人是坏人未必是坏人。
5、赵构与金议和保住半壁江山,为什么却被后人唾骂到今天?
原因很简单,在众人眼里,赵构完全可以恢复北宋的全部领土,而他苟安于江南,不求恢复故土,是胸无大志。
单就军事力量对比,南宋比金国要强,但是赵构面临的情况太复杂,收复故土,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这和军事力量直接对比没有关系,南宋虽然军力强,但军队分散在几个军阀手里,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相互之间存在很多不和谐音符,保存实力,不做出头鸟,不让别人超越自己,这些小心思一直都有,所以赵构指挥起来非常难,各大军团头领自我意识非常强,军队都是自己培养的嫡系,对将领的忠实度高于皇帝。见困难就躲,见荣誉就上,看到别人可能超越自己就使绊子。岳飞抗命不援救顺昌的刘錡,而是趁金兀术主力被刘錡牵制,挥师北上,攻城略地,建功立业;柘皋之战后,张俊怕刘錡争功,派手下王德和杨存中撇开刘錡,贸然进攻濠州,结果导致惨败;柘皋之战前,赵构亲自下旨给岳飞,命他带兵支援淮西,岳飞十几次抗命不前;岳飞挥军北上,连战连捷,大军已突进到颖昌郾城一带,可其他军队并没有及时跟进,以致岳飞成了孤军深入的状态,最后功败垂成,收复的失地又被金军占领。这种各自为战的状态,即便是军力再强,也难以和金兵较量。
军队对赵构的忠诚度还不及军队将领,这样的军队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类似苗刘兵变这样的危险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效法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可能性也很高,赵构哪有心思想丢失的半壁河山?见好就收,把兵权收归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稳的。
最后还有一个掣肘的因素束缚了赵构的手脚。宋钦宗和他的儿子都在金国人手里,金国人杀了他们,赵构肯定偷着乐,可是金国人绝对不会这么做,还记得此前金国是怎么做的吗?立伪皇帝管理中原,张邦昌、刘豫都是金国人立的。如果南宋给金国造成巨大压力,金国就会故伎重演,不过这次金国人要立的是宋钦宗或者他的儿子赵谌,这可就麻烦了,立张邦昌和刘豫这样的不怕,打他就是了,如果立他哥哥和他侄子,赵构怎么办?再打的话,说得过去吗?大家还那样为他卖命吗?
赵构不是废物,要不然怎么能够在国破家亡,内忧外患中慢慢站稳脚跟,发展都能够与金国对抗?要知道,强大的辽国,发达的北宋都难以和金国抗衡,宋高宗连半个家底都没落下,中原大地王朝颠覆、盗贼兴起,兵乱不断,再加上强大的金国外部压迫,试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在这种状况之下从新站起来?赵构不是不想回复故土,是处处掣肘,解决不了的难题太多,不得不忍气吞声,保住半壁江山不失,宗庙不至血食就不错了。
看到这个标题,就知道是汉奸逻辑在作祟。
混淆视听,颠倒是非。却罔顾一个基本事实。稍有头脑的人,都不应该上当,被这样的问题牵着走。
第一:前期如果女真人能够拿下并统治中原,他们为什么要扶持张邦昌做皇帝,后来为什么又在金与南宋之间建立伪齐政权?早期女真人彪悍善战,与北宋豆腐兵成鲜明对比。所以他们很快能攻破汴梁,他们俘获了宋朝皇帝,大臣,得到了宋朝所能拿得出来的全部财富和绝大多数宫室和官宦家的女人。这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达到了。他们还想源源不断地得到这些好处,可是女真人也知道自己治不了中原,所以他们首先培植一个傀儡政权。让一个儿皇帝来帮他们管理中原。继续帮他们搜刮财富。
第二,当他们从野蛮的游牧状态向文明的农牧结合状态进化时,安逸的生活催生了其内部的腐化,女真人不在舍生忘死,开始贪生怕死了,统治集团内斗开始了。这个时候南宋涌现出来的吴阶,韩世忠,岳飞等将领屡次打败金兵,失败的恐惧在女真人内部蔓延。“憾山易,憾岳家军难”,岳飞的名字令他们恐惧绝望(金人称岳飞为“岳爷爷“,高宗的母亲韦氏在金国就知道大小眼将军的威名,金主后来劝降南宋将领时也说“飞之功暴于南北“)。在郾城大捷后,金军主力损失严重,北方的经济也不如南方,更支撑不了大规模的战争,北方 *** 的反抗风起云涌,金人这时候最怕的是南宋全力北伐,怕危及女真的后方根本(岳飞提出的口号:直捣黄龙),他们更需要和议。
第三:要和议,他们还不放心,因为有岳飞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南宋朝廷改变主意,所以他们给汉奸下达的指令是“必杀飞,始言和”。这议和就是和平谈判,谈判的技巧以及谈判代表对对方心理的把握是关键。而恰恰南宋朝廷的谈判代理人是秦桧,是金人的狗。这样的谈判还用谈吗?
第四:岳飞被冤杀后,金人弹冠相庆。他们放心了。南宋再没有强烈要求北伐的人了,其他人就是本想北伐,想想岳飞的惨死,能不心寒么?此后主战派被全面压制,金人才有能力腾出手来,进行内部的政权建设,巩固对北方的统治。
第五:此后,金人已无力南侵。吴阶、韩世忠等人尚在,金人也想保住目前的胜利果实。虽然后来完颜亮又再次南侵,此时金国士兵厌战情绪严重,金国内部矛盾重重。在采石矶一战,虞允文率领南宋军民取得大胜之后,金兵哗变杀死完颜亮,就是明例。
第六:南宋自毁长城以后,就失去收复中原,实现中兴的大好时机。至孝宗时,已无可用大将。北伐不是谁都可以领兵的,其实南北差距缩小,国力相当,彼此相安无事尚可,任谁一方开战,都不会取得理想的胜利。事实上,此时的金与南宋,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
第七:金国领略中原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汉化。但他们腐化起来,内斗起来,比 *** 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北方另一个游牧民族强大起来,蒙古人就像开始的女真人一样野蛮,好战。这个时候,愚蠢的南宋朝廷放不下恩怨(不该放下的时候,赵构放下了)不吸取教训,又犯祖宗犯过的错误。联合蒙古灭金,最终亡国。
游牧民族为什么狠,因为他穷,没有见过宝贝,没有享受的奢靡的生活。等到他们过上富裕奢靡的生活了(声色犬马,消磨人的意志),他们就变得不堪一击。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唱高调、说大话、惹麻烦,是很多人一贯的做法。比如,中日甲午海战前,谁要敢说打不过日本,就是大清国敌人,就是汉奸。结果冒然开战,北洋舰队沉入海底,还赔上台湾。
6、如果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不肯议和,会有什么后果?
只有一个结果,大宋直捣黄龙府、光复神州,重开盛世!
岳飞的能力有目共睹,岳飞的战绩人所共知。
假如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那么从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算起,最多五年即可消灭金国,收复燕云十六州。
第一,宋军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战斗力突飞猛进。
实战对能锻炼部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宋军就在与金兵的战斗中,逐渐锻炼出了一批能征惯战的铁军。
自南宋建炎四年(1130)以来,直到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在逐步朝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宋军由弱变强,金军由盛转衰。
自从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三月到四月,韩世忠率在黄天荡地区拦击10万金军;四月到五月,岳家军收复建康以后,将金军全部逐出江南。此后,金兵再也没有到过江南。不是不想去,而是没有能力去。
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十月中旬,川陕战区的吴玠在和尚原大败金兵统帅完颜宗弼(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10万。粉碎了金兵进攻四川的图谋。
这是关乎南宋国家命运的关键性战役,也可以说是南宋的立国之战。打胜了这两场战役,宋军止住了一路溃败的颓势,逐渐站稳了脚跟。
经过三年的积蓄力量,1134年,宋军展开局部反攻。收复襄阳六郡。
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三月,吴玠率军在仙人关再次大败完颜宗弼(兀术)10万金军。
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五月至七月,岳飞率军主动发起了第一次北伐,收复包括战略要地襄阳在内的襄汉六郡等广大地区。
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冬,金军主力部队进犯淮南失败。
此战过后,宋金两国几乎所有的大战,都以宋朝胜利告终。力量对比的天平已经在向南宋倾斜。
1135年,南宋整顿各路人马,形成了5支强大的行营护军,总兵力近40万人!
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七月至八月,岳飞再次率军北伐,一直打到洛阳附近,缴获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大败金国10万精锐,取得顺昌大捷。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岳家军以寡击众,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
1140年是宋金力量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年。
这一年宋军接连挫败金兵进攻,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标志着金强宋弱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点连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也看得清清楚楚。
绍兴十一年(1141)初金兵再犯淮西时,宋高宗赵构就认为:“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
此时的宋军总兵力达40多万人。
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绍兴五年(公元1135),宋廷颁布行营护军的番号﹐川陕的吴玠军称右护军﹑长江中游的岳飞军称后护军﹐长江下游的韩世忠称前护军﹑刘光世称左护军和张俊称为中护军。
40万军中,以岳飞军(10万)、吴玠军(7万)、韩世忠军(8万)战斗力最强。单纯从兵力上来看,南宋已经超过金兵。
我们写了这么多,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靖康之耻以后的十年间,宋军从畏敌如虎、一路溃败,一年后站稳脚跟、艰难维持,4年后实力增长、开始局部反攻,10年后展开战略决战、并且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一步一步走来,宋军的战斗力和战斗信心明显提升。到了1140年,金兵已经很难在战斗中击败宋军。
宋军的问题在于指挥权不集中。40万大军,分为5个战略集团,只有岳飞、韩世忠、吴玠三个兵团战斗力强悍。兵力最多的岳家军也不过10万人。10万人北伐,与金兵主力兵团的兵力基本相当,用于战略进攻明显是不够的。
岳飞在四次北伐中,多次受制于兵力不足,往往战胜了敌人,攻破了城池,却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所以岳飞一再向宋高宗赵构请示,划拨更多的部队归他指挥。组建一支20万人的精锐兵团,进行北伐。
如果像题目中所说,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那么岳飞就能如愿组织起一支20万人的铁军。大家想一想,10万人的岳家军都这么威猛、所向披靡。20万人的岳家军,还不把金兵的老窝都给端了啊。
可惜历史不能改变,岳飞的壮志实在难酬啊。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让懦弱的赵构化身无所畏惧的赵子龙很简单,但是让连战连捷的岳飞直捣黄龙却很难。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分析过岳飞北伐的诸多困难,以及为何有赵构的支持也难以获得北伐的成功的原因。
简单说来,即使赵构支持岳飞全力北伐,岳飞也会面临以下掣肘因素:
1、天时不济
金国在1127年消灭北宋后不断南下,意图彻底消灭北宋的残余力量,统一中原。
但由于岳飞、韩世忠、刘琦等将领的誓死抵抗,加上南宋河网密布的地理条件,使得以渔猎民族起家的女真人遭遇重大挫折。
韩世忠将金兀术堵截在黄天荡48天,刘琦以三弓床弩大破金军铁浮屠,岳飞更是连续取得郾城大捷、颖昌大捷等一系列反击金军的胜利。
在金军节节败退,岳家军连战连捷的大好形势下,岳飞喊出“打到黄龙府”的宏伟目标,似乎彻底消灭金国,迎回二圣的美好前景已经近在眼前。
但岳飞并没有意识到,即使少数民族政权再来得快去得快,也不可能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就迅速瓦解崩溃。
从1115年崛起的金国,到1140年不过才过了26年时间,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可以说从内到外都很新,上到统治者下到平民都是充满勃勃生机的。
这意味着即使金国遭到了岳家军的巨大打击,也不可能像中原王朝后期的腐败军队那样一蹶不振。相反,依靠其强大的生命力,金国完全能够组织更强大的武装力量对抗岳家军,尤其是在岳家军深入金国境内金***队组织防御时。
所以在金国处于上升期时,想要对金国造成摧枯拉朽的打击实在是难上加难。
不仅如此,在西北方向,西夏仍然在河西地区虎视眈眈,即使经历了宋徽宗时期的二次开边,将西夏围困得奄奄一息。但由于北宋的突然覆灭,西夏得到了起死回生的宝贵机遇。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待岳家军大举北伐时,西夏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大体的恢复,能够在宋金死磕时,对岳家军形成巨大牵制。
所以,不占天时的岳家军想要取得北伐的辉煌胜利,可谓难上加难。
2、地利不平
自古以来想要取得北伐的胜利,基本都是难于登天。
即使朱元璋这样由南向北统一中原,也是因为元朝统治者的各自为政所致,而且朱元璋北伐也是先攻取潼关,然后自西向东横扫元朝统治中心。
所以北伐常有,但朱元璋不常有。
而从南宋大举北伐的岳家军,面临的是历史上所有中原王朝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补给漫长:由于北方相比南方而言气候更加寒冷,这使得北伐的军队很难就地取材进行补给。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情况下,岳家军需要保持一条漫长且畅通的后勤补给线,这条线随着岳家军北伐的推进,将会越拉越长。
但是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毕竟战争本来就是很烧钱的。
最要命的在于我国的特殊地形,历史上北伐之所以容易失败且朱元璋一定要先攻取潼关再拿下河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地形自北向南倾斜,自西向东倾斜。
所以自东南出发的岳家军,无论向哪个方向都是仰攻。
且北方地形相对平坦,适合骑兵等大兵团作战。
身处南方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够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是因为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大量的马场。而岳家军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以步兵为主的岳家军想要在北方的辽阔平原上击败以骑兵为主的金军是极其困难的。
而且我国地形区北宽南窄,呈漏斗形状,这意味着数十万岳家军想要彻底平定北方,就必须要在北伐的过程中不断分兵,且作战半径越来越大,这是造成北伐难以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不占地利的岳家军,想要直捣黄龙,并没有那么简单。
3、人和不至
北宋的君臣是很柔美的,柔美得没有一丝骨气。
靖康之变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宋文官集团的相互扯皮和北宋两位皇帝的优柔寡断。
所以,赵构变得如此奴颜媚骨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即使赵构能够化身赵子龙,他也无法保证南宋文官集团能够全力支持岳飞北伐。
岳飞之所以北伐,表面上是因为岳飞整天高喊迎回二圣,让赵构变得非常尴尬。实则作为一名著名将领,岳飞情商也很高,所以这不是岳飞必死的理由。
真正让岳飞蒙冤被杀的,是岳飞的成功动了文官集团的奶酪。
作为赵构麾下的武将,岳飞应该不会想到,一旦二圣被迎回,不管能不能重登帝位,这些拥立赵构的文官集团地位都会遭受巨大威胁,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北宋武将狄青之所以抑郁而终,就是因为文官集团的极力排挤,特别是欧阳修。
而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掌握帝国最高权力的不是龙座上的赵构,而是以秦桧为代表的尾大不掉的文官势力。
所以赵构就是全力支持岳飞北伐,甚至跟着岳飞打天下都是无济于事的。
没有这些苟安东南、不思进取且吃里扒外的文官集团的支持,岳飞想要取得北伐的成功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即使岳家军连战连捷甚至直逼黄龙府,但因为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区域,已经被少数民族占据数百年,民众根本没有形成对南宋的认同。
所以深入敌国境内作战的岳家军,根本就不会有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局面。而没有当地民众的支持,岳家军想要连续作战并连战连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概括起来,作为南宋的著名将领,岳家军和其他抗金武装一样,一起为反击金国入侵,保卫南宋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能够击退金军不代表能够彻底消灭金国,以岳家军的实力固守南宋绰绰有余,但取得北伐胜利则显得力不从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7、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非常多,究竟哪一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真实的只有一个,为了尽早和金兵达成停战条约,不惜走上"朝贡止战"的屈辱之路。
金兵虏掠了双帝,席卷京中所有王亲国戚到漠北,只有一条漏网之鱼宋高宗赵构"衣冠南渡",建立南宗偏安政权。
当时岳飞丶韩世忠丶张浚等还在前线日夜奋战。金兵放回宰相秦桧回去劝说赵构,只有放弃武力抵抗,实行奉贡于金,金愿实现划江而治。
赵构和秦桧选择了罢兵奉贡委曲求全的投降主义路线。为了掩人耳目和震服天下,就选择了金兵最恨也最怕的岳飞做牺牲品,既可打发金兵,表示最大诚意摇尾乞怜。又可杀鸡惊猴显示王家威风。
总之,赵秦实行投降主义路线,残害忠良,实是亲者痛而仇者快。至于说岳飞缺乏政治头脑要逢迎双帝,才遭杀身之祸,实乃为赵秦洗涮投降主义所做的烟雾弹。
连秦桧都明明白白回答韩世忠之所问岳飞犯了何死罪:"莫须有!"(不需要有罪的罪)[捂脸][捂脸]
风波亭前岳飞和长子岳云丶爱将张宪慷慨赴义。岳飞曾拒绝岳云带兵护父的建议,把两大虎将全部带往京中,以身殉国实现老母"尽忠报国"之愿,口中连连大呼:天日昭昭!
宋高宗曾对太子密语:何曾不知岳武穆忠义?可两弊相衡选于轻。
太子继位后做了一个历史性选择…
岳飞之死秦桧虽是罪魁祸首,但宋高宗也难逃干系……
宋高宗杀害岳飞,原因很多,背景也很复杂。南宋偏安一隅建都临安(今杭州)。宋高宗如履薄冰。当时内忧外患很严重,辽金西夏蒙古在东北西北正北都虎视眈眈。北宋两帝还在金人手里。可谓外患非常严重,少有不慎灭国之灾。南宋宋高宗从北方跑到南方根基不是很稳定,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内部各个体系也不完善。
这时岳飞北伐朝廷把注意力集中征战上,暂时缓解内部问题。可长久的打仗国库空虚很快,这样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如果没有可解决的办法,纵使岳飞在有武力军事才能也会被军需物资拖败。刚好相国秦桧出现了,把目前进退两难的处境解决了。秦桧解决的办法就是向辽金妥协,向北称臣。但是主和派和主战派永远都是水火不容。秦桧在宋高宗的默许和支持下把一代武将精忠报国的岳飞一家处死。以岳飞和很多将士的性命为条件辽金勉强与刚刚成立不久的南宋达成和解。
宋高宗纵容秦桧杀害岳飞,主要原因是可以向辽金交待,以表和解称臣的本意,还有就是害怕岳飞功高震主尾打不好除,岳飞已死,宋高宗暂时苟且稳定了半壁江山。再也不怕岳飞真的打败金国,把钦徽二宗两位皇帝迎接回来,出现一朝三帝的局面。有这些主要原因,岳飞自然免不了一死。岳飞的悲剧和贪生怕死阴险的秦桧。被宋高宗拿捏的稳稳的。间接也是南宋苟安了一百多年。
岳飞抗金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到金国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帝。高宗怕徽钦二帝回来以后,他就得让位于徽钦二帝。高宗皇位不保,这才坚决要杀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