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是如何计算的?
时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它能够很好的指导人们日常生活,那么时辰到底应该如何计算呢?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解答这一问题。
三大时段
据史***载,时辰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天文在中国古代的使用。时辰的计算方式被分为三段,分别是:
1.丑时:晚上7点至9点
2.寅时:晚上9点至11点
3.卯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这三个时段是按照“三元”相生相克之道来划分的,丑、寅、卯分别代表着“水火木”,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由此推派而来,有助于指导人们生活、排定行程、进行卜辞等。
时柱相应
时辰的计算也与干支历有很大的关系,在十二地支中,每个地支都对应一段时间。因此,在干支历中,时辰也是有固定的干支对应的。具体如下:
1.甲子(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2.乙丑(丑时):凌晨1点至3点
3.丙寅(寅时):凌晨3点至5点
4.丁卯(卯时):凌晨5点至7点
5.戊辰(辰时):早上7点至9点
6.己巳(巳时):早上9点至11点
7.庚午(午时):中午11点至1点
8.辛未(未时):下午1点至3点
9.壬申(申时):下午3点至5点
10.癸酉(酉时):下午5点至7点
11.甲戌(戌时):晚上7点至9点
12.乙亥(亥时):晚上9点至11点
时辰宜忌
时辰的宜忌有什么呢?那么,在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不同时辰的一些禁忌。
1.子时:不宜针灸,不宜读书学习
2.丑时:不宜进行交易,不宜娱乐活动
3.寅时:不宜吃药,不宜进行交易
4.卯时:不宜出行,不宜娱乐活动
5.辰时:不宜治病,不宜进行交易
6.巳时:不宜表演,不宜进行交易
7.午时:不宜服药,不宜进行交易
8.未时:不宜拜访,不宜进行交易
9.申时:不宜出行,不宜进行交易
10.酉时:不宜犯罪,不宜进行交易
11.戌时:不宜夜间出门,不宜进行交易
12.亥时:不宜出行,不宜进行交易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时辰的宜忌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古人说:“命运由天生,富贵在于修行。”通过了解时辰的宜忌,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既能延长寿命,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时辰的变化
时辰在一天中是会不断地变化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同时辰之间的变化。
1.子时与亥时之间,是时辰的分割点,所有的干支九数都与“子时”或“亥时”对应,两者之间的时辰应该按照“夜半清明日,月上三更头,胆子大小糊,勿事大不留”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不同时段之间的时辰变化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午时之后,下一个时辰为未时,这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也表明了今日之行程。
3.同时,在冬季和夏季,时辰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冬季的白天短夜长,夏季的白天长夜短,时辰的变化也会因此有所不同。
时辰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时辰的计算方式,宜忌和变化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和幸福。